书城自然古代发明与发现
10700200000046

第46章 墨经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面阐明了三个运动定律,为近代力学奠定了基础。因此,许多人一定会认为,世界上首先提出力学中第一运动定律的人是牛顿。然而,专攻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的研究,却证明上面的说法不准确,他认为中国人比牛顿早两千多年提出了第一运动定律。

第一运动定律可以表述为: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中国学者约在公元前4世纪就提出了这一定律。这可从《墨经》中读到下面一段话:“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翻译成现代汉语,这段话的大意是:运动之所以停止,是因为受到了阻塞。没有阻塞,运动就不会停止,这是不言自明的,正如牛不是马一样。

《墨经》是墨家学派的著作集。《墨子》中的一部分,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知识极为丰富的古典文献,其中有许多论及力学的文字。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翟(前468~前376)。当时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虽诸侯争雄,战乱纷纷,但思想和学术探讨却异常活跃,出现了诸子百家各扬其说的局面。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都是当时相当有影响的“显学”。然而,由于墨家学派的政治观点不符合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犹如昙花一现,只兴盛了一个短暂时期,在其后几十个世纪的封建大一统的社会中,几乎被人们遗忘。直到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即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墨家学派的学说和科学观点,才开始被重新受到注意。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学者从哲学、逻辑学和科学的角度研究《墨经》。《墨经》全文仅5000余字,但文字简约,错简又多,研究起来十分困难。尤其是关于自然科学的部分,甚至有人认为“辞古深奥,千载而下,索解无人”。尽管有关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至今仍存在许多分歧。由此更可见,《墨经》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发掘的丰富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