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古代发明与发现
10700200000043

第43章 度量衡

度量衡在现在的高科技领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计算一块地的面积,还是人类要登上月球,去探索宇宙的秘密,都离不开度量衡。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大小、多少、方圆等数量和形状的观念,并产生了“数”的概念,总结出许多可以准确计数的方法。随着生产、交换物品等途径的发展,人们确立了标准,产生了统一的度量衡,逐渐创造出了尺、斗、斤、两等计数单位,以及秤等用途不同的计量工具。

《大戴礼记·五帝德》里说,在黄帝时期,就设置有衡、量、度、亩等计量单位。这说明了中国在西周以前,人们就发明出了度量衡。

商周时期,度量衡器具及其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完善,而且那时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采用了十进位制。当时,在中央和地方官府都设有专职的官吏,负责度量衡器具的颁发、检验和使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中国的度量衡制度一度陷入混乱。但各个地区为了便于商品交换和征收杂税,也都很重视度量衡的统一。

秦朝时期,商鞅变法,全国都统一了度量衡,实行“平斗桶、权衡、丈尺”之法,并在公元前334年颁发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具,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汉代时期的度量衡与秦朝基本相同。这样一直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中国的度量衡制度仍然没变。只是到了两晋南北朝时,中国的度量衡制度开始有些混乱。南北朝初期,政府正式规定了大、小制。所谓小制,即是秦汉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主要用于调乐律、测日影、定药量以及制作服装等。其他方面则实行大制,即当时通用的制度。

隋朝时,隋文帝再次统一了中国的度量衡,把以前各个朝代的度量衡固定下来,全国都可以使用。

唐代以后,中国的度量衡制度更加完善。

中国古代发明的度量衡,为现在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