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71

第71章 蜜煎导法

(附方:猪胆汁导法)

蜜煎导法通大便,或将胆汁肛中灌,不欲苦寒伤胃府,肠燥便结用无憾。

来源:《伤寒论》。

药物:食蜜七合。

用法:将蜜置于铜器中,微火煎熬,时时搅之,勿使焦着,待凝如饴状,用手捻作梃,一头尖,大如指头,长约二寸多,趁温度适宜时塞入肛门中。

功效:外导通便。

适应证:热证后期,肠燥便结,粪便停于直肠,坠胀不下。

方义:用蜂蜜外导,主要是借其润滑的作用,使粪便易于排出。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粪便停于直肠之下,如果粪便积于直肠之上,用此法无效。该法与现代所用甘油栓的机制完全一致。

“猪胆汁导法”(《伤寒论》),是用猪胆汁和少量的醋,灌于肛门中,以润滑粪便,其适应证与蜜煎导法相同。

§§第四章 涌吐之剂

利用有催吐作用的药物,促使郁结在咽喉之间或胸膈以上的有形实邪(如痰饮、宿食等)从口中吐出的方剂,就叫“涌吐剂”。

涌吐剂,又叫催吐剂。所谓催吐剂,就是能够促使咽喉、胸膈以及胃里的病理产物或有害物质涌吐外出,从而使病证得以解除或缓和的方剂。这类方剂的设立,是合乎《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原则的。凡是体质比较壮实,而有病理产物或有害物质停留在胸膈之上(包括胃),咽喉之下,汗之不得、下之不宜的患者,就只有因势利导,运用催吐剂,因而越之——涌吐实邪外出。

催吐剂,主要适用于宿食停滞、痰涎壅塞和误食毒物等三类病证。宿食停滞,一定要积滞较甚,出现脘闷胀痛,温温欲吐而不得吐,所谓食滞上脘者,应用催吐剂,因而越之,方为对证。瓜蒂散就是用于催吐宿食的代表方剂。

痰涎壅塞,有三类病证常需用催吐剂治疗。第一类是白喉、喉风、喉痹等急性咽喉疾患。这种疾患常因痰涎壅盛,阻塞咽喉,以致上焦不通,而出现呼吸急迫、唇紫面青,甚至有呼吸障碍、窒息而死的危险。这时非用催吐剂涌吐痰涎,以通喉关,大都一吐得效,最多不过二三服,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近代报道,白喉痰涎阻塞严重的患者,采用三物白散、雄黄解毒丸,吐出胶黏痰涎,则症状往往得到好转或消失,就是其例。第二类是中风痰厥。这类疾患往往来势急暴,昏厥不省人事,因痰涎壅塞胸膈、喉头,呼吸时痰声如拽锯。古方书所谓“中风闭实”,就是指的这种证候。闭者宜开、宜通,所以须用催吐剂通关蠲痰,急救治标,然后才能图治其本。催吐通关的稀涎散就是专为这种证候而设。第三类是癫狂痫等精神病证。患者痰迷心窍,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常须用催吐剂吐出大量黏痰,才能使患者转狂为安,神志渐清。这类患者常须连续服用催吐剂数剂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不比急性痰闭关窍之证一二服即可取效。常用于治疗精神病的催吐剂是瓜蒂散之类。

误食毒物,为时不长,毒物尚在胃内而未能吸收者,往往需要急用催吐剂催吐,排出毒物。但不是误食各种毒物都能应用吐法。一般说来,误食腐蚀性很强的毒物,如硫酸、硝酸等,则必须严格禁用催吐剂;假使误用,便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险。反之,像误食白砒、硫磺等毒物,只要为时不长,患者神志清楚,都可应用催吐剂。涌吐毒物,也可应用瓜蒂散。

催吐剂的作用,大都十分猛峻,患者服后往往出现头晕目眩的“瞑眩”反应。这种反应,不是一般虚弱患者所能耐受的。因此,非体质壮实者,不可轻投催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