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65

第65章 温脾汤

(附方:大黄附子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大黄附子汤同意,附子辛黄三味详。

来源:《干金要方》。

药物:人参6克,制附子9克,干姜9克,大黄9~12克,芒硝15克(冲服),当归9克,炙甘草4.5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大黄后下煮数沸。

功效:温补脾阳,攻逐寒积。

适应证:寒实,脘腹痞满,大便不通或痢久不止,脐腹绞痛,拒按,手足不温,苔白口和,脉沉而弱。

方义:温脾汤是四逆汤(姜、附、草)加人参、当归、大黄、芒硝四药组成。四逆汤功能温脾祛寒,加大黄、芒硝,是取其泻下除积,加人参、当归,是取其益气养血。由于四逆性属温热,可以改变硝、黄苦寒之性,所以本方功专驱逐寒积,属于温下的范畴。假使热实里结、津伤便秘,当用寒下剂,则非此方所宜。近世用本方加六月雪、绿豆、姜半夏等品治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疗效。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以附子、细辛温散寒积、止痛,大黄泻下通便,也是属于温下剂。主治胁下偏痛、恶寒肢冷、大便秘结、舌苔浊腻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