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90

第190章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车前子、木通、瞿麦、萹蓄、滑石、甘草梢、栀子仁、大黄(面裹煨)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9克,加灯芯用清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湿,利尿通淋。

适应证:①热淋、血淋,小便涩痛、刺痛,淋沥不畅,或少腹胀急,癃闭不通,口渴心烦。②目赤眼痛,或口舌生疮,或咽喉肿痛,见有口渴欲饮,小便赤少,大便不畅,脉数,舌赤等证者。

方义:瞿麦、萹蓄、木通、车前,泻湿热,通淋闭,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再配合利窍散结的滑石,则其利尿通淋的作用更强。甘草梢不但能径达茎中,清热缓痛,并能协助利尿。山栀、大黄泻热通闭,配合利水通淋诸药泻火下行。至于用一味灯芯作引,也不外引火下行,协助利尿。从各药配合看来,本方清泻湿热、利尿通淋的作用较强,凡是湿热蕴结膀胱的淋病,用它多有著效。上部的热郁赤肿(如目赤肿、咽肿)诸证,得它引热下行,亦有良效。如果血淋长久不愈,屡发而毫无尿道刺痛和身热脉数现象者,则多属虚证,与湿热所致者不同,切不可误投本方,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尿血。

此外,根据编者经验,本方用于儿童、青壮年的急性肾盂炎,证属实热,出现小便短赤、刺痛,大便秘结,发热口渴,微烦,浮肿而肤色鲜明红亮,苔黄,脉浮而数者,有显著的疗效。—般服用本方二三周,即可见效。但在临床应用时必须随证加减,如便溏减大黄;血压高者,加杜仲9克、桑寄生9克、白芍9克;浮肿消退较慢者,加连皮茯苓30克;气血虚弱者,去大黄,加当归6克、川芎4.5克、枸杞子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