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18

第18章 右归饮

(附方:左归饮)

右归饮治命门衰,附桂山萸杜仲施,地草淮山枸杞子,便溏阳痿服之宜。

真阴亏损除附桂,杜仲易苓称左归。

来源:《景岳全书》。

药物:熟地黄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12克,枸杞子10克,杜仲9克,山茱萸9克,炙甘草3~6克,肉桂3克,制附子6~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补肾阳。

适应证:①肾阳不足,腰痛,下肢软弱,常觉怕冷;或肾气不能收摄,小便频多,淋沥不尽,精衰无力,阳痿不举。②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大便不实。

方义:右归饮是附桂八味丸去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枸杞子、杜仲、炙甘草而成。附桂八味丸是补中寓泻的方剂,功能温补肾阳,利水渗湿,而右归饮则单纯为补,多用于命门火衰之证,远没有附桂八味丸的适用范围广泛。

“左归饮”(《景岳全书》岳峙楼藏板),为右归饮去附子、肉桂、杜仲,加茯苓5克。但从严苍山所编方歌“左归饮主真阴弱,附桂当除易麦龟”二句来看,方中多麦冬、龟胶二味,并且有杜仲无茯苓,这恐怕是严氏另有所本,或许是一时之误。现依照《景岳全书》原本将严氏原编的那两句方歌改为“真阴亏损除附桂,杜仲易苓称左归”。右归、左归二方之制,是根据“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旨立方。说明张景岳深得个中三昧。

左归饮与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只相差两味,即前者多枸杞子、炙甘草,无泽泻、牡丹皮,而后者则相反。所以二方证可以互为参考。一般认为,左归饮的滋补作用比较专一,而适应范围较小,临床上多用治肾水不足,虚热往来,口燥舌干,自汗盗汗,腰酸腿软,或肝虚头晕,眼花耳鸣。

此外,右归饮加鹿角胶、菟丝子二味,作为丸剂,名叫“右归丸”,其补阳益肾的作用较右归饮更大。左归饮去茯苓,加牛膝、鹿角胶、龟版胶三味,作为丸剂,名叫“左归丸”,其滋阴壮水的力量比左归饮更强。这两张方子也都出自《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