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名医名家精方简药
10697600000071

第71章 4 陈笑夫 病毒性肝炎黄疸变证论治

病毒性肝炎所引起黄疸的治疗大法是:清泻肝胆,通腑泻毒,利湿退黄,凉血活血。

主用方药:绵茵陈30~60克,蒲公英30~60克,生军10~30克,焦山栀10克,蓄15克。每日1剂,水煎至药液泡沫染黄为度。3次分服。一般用药1天左右,病情稳定,黄疸不会再加深,并开始减退,症状也相应得到缓解,而趋向治愈。病情加重者。易发展成黄疸变证,其特点是:黄疸不断加深,困乏,腹胀,呕吐,呃逆,无食欲,尿少而涩,甚至头痛、发热等。常为肝昏迷的前期证候,病情多凶险,其分证治疗如下:

一、湿从热化

黄疸日深,其色如金,胸中烦,口干、口苦,尿少色赤,大便多秘,舌苔白糙,或腻苔骤化,脉弦大。于主方中加泻火清热解毒药,黄连6克,龙胆草9克,半支莲30克,玄参20克。

“热化”证,变化快,颇似“急黄”。舌质红绛者,加用大生地30克,水牛角(先煎)30~60克,粉丹皮15克,生赤芍15克。

安宫牛黄丸,对本证可起到“力挽狂澜”之功。每次服1丸,早晚各1次,开水化服,3天为1疗程。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即可停药。安宫牛黄丸的运用,贵在及时,不一定待到病人意识障碍、思维呆钝、举止失常时再用,这样反会失去治疗的时机。

二、湿从寒化

黄疸迟迟不退,呈黄绿色,口淡而腻黏,亦有味甜者,纳呆,泛恶,全身困倦,大便溏泻,舌苔罩灰而腻。“寒化”证,从阴黄治疗。于主方中加辛温燥湿药。粉干姜6克,淡附片10克,焦苍术10克,姜川朴6克,茯苓20克。“寒化”证的治疗(应与慢性肝病的黄如烟熏相区别),关键在于辨识使用温药的时机。掌握用药的适度,防止药量的太过与不及,以黄疸明显减退,舌苔退化,再作随证施治。

三、湿热化浊

黄疸不退,口秽,呃逆,面如涂油,舌苔黄厚腻,脉濡滑。于主方中加芳香化浊、解毒辟秽药。白蔻仁6克,广藿香10克,广郁金15克,姜川朴10克,茯苓15克。同时重用玉枢丹,1日3次,每次1支,开水冲服,临床上常获良效。以舌苔松化,口中无秽气为准。必要时,可及时采用至宝丹,每日1丸,开水化服,不一定要到神情蒙昧时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