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工作心理学
10692600000013

第13章 青春期心理矛盾

进入青春期,从成人看来这是人生最美好的花季,可是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却体验到烦恼增多。烦恼是一种心神不定的状态,是由于找不到消除自己或客观环境存在的不安、忧虑、恐惧等因素而产生。这些烦恼是青春期学生心理矛盾的反映。

一、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表现

青春期的基本心理矛盾是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他们具有半成人、半儿童,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特点。

(一)生理成熟与社会制约的矛盾

青春期使个体在身体发育上有两个质变。其一是体态的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接近成人,身高已超出同性的长辈,与成人说话时可以平视甚至俯视。这使少年明显地感到自己已长大,可以与成人平起平坐,可以参与成人讨论,参与问题的决策。其二是性发育体验的获得,这是童年期从未有过的体验,由此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与兴趣,滋生了对满足性需要的渴望。这也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了。这就是成人感的获得。

然而,他们仍需要接受教育,还不能成为社会的独立成员,经济与生活上还需要成人的负担与关照。这就是说,作为动物的一族,他们从一个孱弱的小生命经过成人十几年的抚养,在生理上已长大成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还不具备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就这样,作为内在条件,少年在生理、心理上希望享有成人的权利,而作为外部条件,社会各种规范却制约着他们只能维持儿童期的权利。这种由控制与反控制“斗争”,必然引发出少年无数烦恼。以由于性发育引起的心理反映为例,动物界在性发育成熟时就可以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进行交配;人类则必须遵循社会规定,对性生理需要进行调节与控制,直至达到社会所规定的婚育年龄,这一期间,有人称之为“性饥饿时期”。

(二)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

1.独立性与依赖性

由于心理上的断乳需要,知识面扩大,思维能力提高,社交范围增宽,使少年的独立需要飞速发展,犹如小鸟翅膀长硬了要独立起飞一样。于是出现相当的盲目性和偏执性,不管原则问题还是非原则问题,不管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不管成人的建议是否正确,常常故意与成人对立,表现反抗。即使采纳了成人的意见,也要表现为这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因为听从了成人的意见。这必然使少年与成人的冲突增多,有时会不顾成人的劝阻,做出蠢事、傻事、错事。

其实,少年由于知识不够丰富,社会经验贫乏,实践能力弱,他们在决策或实施时常常会感到心中无底,没有把握。特别在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障碍时,内心更盼望获得成人的帮助,甚至留恋起童年时,父母或教师所给予的悉心关照。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这种求助的心理会采取隐蔽或过激的行为表现出来,使成人难以察觉。所以负有对少年进行教育的家长、教师或社会工作者,更要注意观察,更需要耐心,更应注意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由于性心理及自我意识的发展,少年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也经常作自我评价,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体验与感受。他们中许多人开始记日记,写下“客观的我”对“主观的我”的观察,写下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写下自己对此的评价与感受。这种日记是自觉写的,不允许他人翻阅,当然也不是交给班主任的那本日记。问题是在日记中暴露的一些苦恼与矛盾,他们并不想让成人了解,当然也没有需要成人帮助解决与排除的意向,就像用一把锁把自己的心事锁起来了那样。这与儿童的坦率、直爽、开放性正好相反。

事实上,少年的苦恼与矛盾还是希望与他人交流的,这个“他人”就是自己能信任的人,是能为自己保密的人,能从自己的角度出主意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同龄人,也可能是成年人。少年的心扉能对这样的“他人”敞开。所以家长、教师与社会工作者只有成为少年值得信任的“他人”时,才能在关键时候及时予以有效的帮助。

(三)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的矛盾

身体机能的增长,使少年精力充沛,充满自信,敢于去做过去不敢做的事,包括具有冒险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如果具有团伙性,冒险程度可能更高。问题在少年在决策时以及在行动时,由于认识水平不高,不能分辨活动的实际可能性及社会意义,导致可能出现危害自己或危害社会的后果。例如,有的少年把偷盗当作对自己智力与体力的考验,偷盗成功的喜悦不是自己得到了钱物,而是对智力与能力水平的肯定。有的少年因为将性活动当作游戏,有的则将“献身”表示对对方的忠诚而出现性过错。

(四)消费水平提高与经济能力独立的矛盾

少年期兴趣众多,涉猎广泛,他们的消费与童年相比种类增多,档次提高。除了各种学习用品和参考书籍外,体育、文艺、旅游、课外阅读都需要开支。由于攀比,他们需要名牌跑车、名牌运动鞋、名牌运动服,名牌书包;他们要看球赛,要感受现场的疯狂;他们要去迪厅享受视觉、听觉刺激与全身随意扭摆的放松;他们需要各种小报杂志,包括口袋连环画;他们还要游戏机、包括掌上游戏机。此外约几位好友进网吧、游戏厅、旱冰场、影院、音乐厅,也显示哥儿们、姐儿们的友情。

但是中学生毕竟还需依靠父母生活,一般家庭在提供他们必要的生活与学习开支外,可能提供有限的零用钱。这种“有限”,常常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造成家庭矛盾或出现不应有的“挣钱”手段。

二、青春期心理矛盾形成原因

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矛盾与童年期相比多了许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少年自身原因

前已叙述,青春期生理发育带来的新鲜感受,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烦恼,这是成长中的烦恼,犹如昆虫由蛹变成成虫,需要脱壳一样,他们也需要脱去童年的“壳”成为真正的成年人,这一过程必然要经历一番努力挣扎。这对每一个个体都是相同的。具体到某一个人,上述种种矛盾的反映并不完全相同。这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健康水平、神经类型、气质性格有关。例如性格内向、自卑的少年可能情感更加闭锁;怕孤独的柔弱的少年则更容易从众而接受他人要求;在学习上不能成功的学生,可能更想在其他方面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在经济上需求更高;身体健壮的、精力充沛的少年更愿意参加各种活动等。

(二)伙伴特点

鉴于少年特别重视伙伴关系,被伙伴认可、接纳才感到安全。伙伴的榜样、伙伴间的约定与规则制约少年的行为。这有时比学校、家庭的要求和规定更有约束力。伙伴的选择最初是志趣、性格、爱好的接近,在相处过程中,价值取向会逐渐接近。这是由于伙伴所遇到的满足与困惑的问题,常有共性,容易引起共鸣,由此可以共同分享或讨论寻找对策。伙伴处理矛盾的策略与办法,成为一种间接经验在伙伴间传播。例如彼此都对学习厌烦,于是会共同想办法如何逃学或如何作弊。当然某一少年如果感受到了自己与其他伙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导致脱离他们;伙伴则可能对具有不同观点和行为的成员进行孤立、排挤和打击。

(三)家庭条件

由于少年成人感的获得,他们关心家庭,参与家庭事务的需求增加,对父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更全面的评价。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交范围、生活模式、业余时间安排、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少年的影响是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家长与已是少年的孩子建立朋友式的关系,重要问题包括重大的经济支出,让孩子参与讨论,尊重孩子的隐私,友好地对待孩子的朋友以及恰当的期望,这是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过渡期,防止由于闭锁性造成的问题解决时的盲目性,促使少年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些少年的问题行为大都能从家庭影响方面找到某些原因,例如家长自身的不良行为问题、家庭成员之间不和谐关系、家长错误的教养方式、家庭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等。

(四)学校教育

进入初中,课程门类增多,教师管理方式改变,加上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差异、学习策略与方法上适应程度不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分化,特别是考试以后的分数排队,使少年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趋于明朗,如“我是好学生”、“我聪明”;“我不是学习的材料”、“我脑子不好使”。学生进入重点学校、普通学校或差校,被分在重点班、快班或普通班、慢班,使学生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更趋一致。进入“差校”、“慢班”和考试分数排队靠后的学生,如同额头上被贴了“差生”,“没有希望”的标签那样,这对少年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学校、教师用多种尺子衡量学生,相信“天生此人必有才”,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并帮助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有使他人羡慕的一面,这将形成少年积极的自我概念。

(五)社区环境

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家庭所处的社区环境是少年接触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安定,文明,有序,清洁,美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少年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学校旁边或者社区内就有游戏厅、迪厅、街市,各种震耳的节奏强烈的音乐声、叫卖声,各种耀眼的闪烁变化的灯光,杂乱、肮脏的街道,贩卖“少儿不宜”的各类非法出版书刊和“玩具”,对中学生会产生不健康的影响。因为这类刺激所产生的诱惑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荡之无存。当然社会大众媒介的影响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接受初中教育,多数少年渡过青春期,有的接受普通高中的学习,以升大学为目标;有的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作职业准备;有的直接走向社会参加劳动。不论何种出路,在思维、个性,特别在价值观的确立方面会有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者应注意的是,他们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的是青春期的延续,有的提前进入社会的不适应。这些问题会在职业心理、恋爱婚姻家庭心理方面得到反映。这里不再展开阐述。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概念:自我意识、敏感期、社会认知、元认知、角色采择技能、逆反

2.简述保障新生婴儿健康诞生的条件。

3.说说幼儿的性别恒常性发展的阶段。

4.幼儿与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什么?

5.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转折年龄在什么时候?

6.与幼儿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什么特点?

7.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是什么?

8.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与行为?

社会实践题

访谈三名初中生,了解他们最高兴与最苦恼的事,分析他们的心理矛盾。

成年期涵盖成年初期、中期、晚期。成年初期指18岁至35岁;成年中期指35 岁至60 岁;60 岁以上直至生命由衰老而终结为成年晚期,也称老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