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10692100000199

第199章 孕期的营养

孕妇的营养优劣,不仅关系到孕妇本身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到胎儿身体和智力的正常生长发育,故孕妇营养是孕期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妊娠期间,孕妇新陈代谢有明显变化,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都有加强,能量的消耗也增加。因此总的来说,孕妇需要比非孕妇更多更好的营养。

孕妇的营养中相当一部分是供给胎儿的,因为母体是胎儿营养的唯一来源,但不同孕期,胎儿对营养的要求是不同的。25孕周前,胚胎重量每日仅增加5克左右,胎儿对营养的要求极有限;因此这一孕期中只有当母亲严重营养不良时才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后果却较为严重,也许会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在妊娠晚期,孕妇营养不良一般不至于造成胎儿畸形或死亡,却很容易造成胎儿生长迟缓。临床研究发现,孕期缺乏叶酸、维生素C等,神经管缺损(无脑畸形、脊柱裂)畸形胎儿娩出率明显上升;唇裂、腭裂婴儿的母亲中40%有孕期营养不良情况,60%有不同程度的妊娠期贫血症。

孕妇的营养与胎儿脑发育及其出生后的智力发展也有明显关系。出生前3个月和出生后6个月是胎(婴)儿脑细胞数的激增期,这一时期母体营养不足,特别是蛋白质摄人不足,脑细胞数会比正常婴儿减少60%,造成后代终身性的智力低下。而且脑细胞的增殖具有“一次完成”的特点,从出生6个月以后起增殖减慢,一旦增殖完毕脑细胞数终身难以增加,故对于一个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的孩子要想在后天设法提高其智力水平是相当困难的。据国外调查,孕期营养不良者所生后代的智力水平(以“智商”为衡量标准)偏低;研究者还强调产前1个月对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重要。

孕妇的营养,须从以下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1.热能

由于孕妇代谢率和能量消耗均增高,热能供应需随妊娠月份而相应增加。我国营养学会(1981年)建议:一个55千克的妇女,从孕中期开始,从事极轻体力劳动者每日应摄入热能10465000焦耳;从事轻体力劳动者每日应摄入热能10883600焦耳。

2.蛋白质

妊娠后半期,每日应增加优质蛋白质9克,约相当于牛奶300毫升,或瘦肉50克,或蛋1~2个。若以植物蛋白计,每日约需15克,相当于干黄豆40克,或豆腐200克,或豆腐干75克。

3.无机盐类

胎儿骨骼及其他组织的生长发育都需要较多的钙和磷,其中大部分是妊娠后期吸收的,故早产儿易缺钙。孕妇缺钙。使血钙水平下降,引起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胎儿从母体骨骼摄取钙而致母体骨骼软化,同时胎儿也可患先天性维生素D缺乏病和低血钙性抽搐。铁是造血的必要原料,孕后期胎儿肝、脾内还要储存一部分铁,孕妇在孕期内血容量增加也要求增加铁的供应,孕妇缺铁可导致妊娠期贫血。多吃瘦肉、动物肝、鱼及各种绿叶蔬菜都可保证有较充足的铁质供应。此外孕妇还需一定量的碘,各种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含碘较多。

4.维生素

孕期对叶酸的需要量达孕前的l倍,孕妇可多吃动物肝、肾、蛋、菠菜、橘子、香蕉等叶酸含量较高的食物。此外,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和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的需要量也都有所增加。

但是,在保证孕妇充足营养的同时,也应避免孕妇营养过度,“过犹不足”,胎儿不是越胖越好。孕妇营养过度,易致胎儿过大过胖,这会给分娩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