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朱氏点通疗法
10691300000003

第3章 心络的基本构成

心络学认为,心络由主干、次干、末干和网络线四部分组成(请见前面的“朱美云心络图”),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要素。

主干的要素有各种本能、需要、欲望等。这些本能、需要和欲望都与人的生理、心理和一定的社会密切相关。因为欲望最具代表性,所以就将主干各要素统称为欲望。欲望是心络的核心要素。人的所有问题包括心理问题都是与欲望相关的问题。

次干的要素有人格、认知和能力。

人格包括个性和气质。这里所说的人格与心理学界通常所说的人格概念有点出入,即仅指个性和气质,其中主要指个性。

认知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主要有因遗传和成长经历而形成的认识模式与存在于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种种观念等。因此,这里所说的认知,与心理学界通常所说的认知概念也有些出入。

能力包括自理能力、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承受能力、耐受能力、应对能力、交际能力、竞争能力、创造能力等众多的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能力。在这里,能力从传统的人格概念中独立了出来。

末干的要素有情绪、情感、行为、注意、记忆、兴趣、态度、意志、感知等。

其他则是由主干、次干、末干延伸出来的如植物神经般的网络线。网络线的要素有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和不适。

整个心络是庞大而复杂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以及概念的分类运用是根据心理咨询的实际需要,即便于来访者理解接受而考虑的。如将人格的内容限于个性和气质,并将能力和兴趣从人格中分离了出来,各成为单独的一部分。又如认知中包含了认知结构,而把感知、注意、记忆从认知中分离出来,各成为单独的一部分。作者习惯于从实际需要出发,而不习惯于从理论出发。我有请太多的人习惯于从理论出发,动不动就搬出一大堆成套成套的完整理论,但来访者并不能接受。由于不能切实解决人们的实际心理问题,所以他们和那些理论就不受欢迎。心络学是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所以它的概念运用及某些提法和理论界是有一点儿出入的,但出入不大。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看“心络学的心络观”这一章,就可能认为作者连基本概念都没弄懂。作者多年在各大学的研究生班、本科生班和各地举办的“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统考培训班”讲《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中小学生心理异常诊断与矫治》等课时,一律按理论教科书的提法讲,但在实际心理咨询中,就按来访者能够理解接受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