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10688800000043

第43章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作

吴敬梓,清代安徽全椒人。出身于贵族士大夫家庭,后来遭遇家庭变故,家产丧失殆尽,以后靠卖文维持清贫生活。他是一个学问深厚的文人,所结交的也多是些学问精深而不热衷功名的士人。贫穷的家庭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反而让他更多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为创作提供丰富资料。科举制度是中国沿袭上千年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清代袭用明朝科举,采用八股取士的方式。科举制度和它所代表的封建制度本身,都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人思想的枷锁。而深受其害的文士们,又在其制度下演出一幕幕不堪入目的丑剧。吴敬梓正是用他的笔写出他眼中的事。

《儒林外史》充分暴露封建制度的黑暗吗

《儒林外史》通行的是56回本,最末一回似他人所作,所以今本的删去最后一回,为55回。书中刻画了各类文人,对利欲熏心的丑恶者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充分暴露封建制度的黑暗。在理想的真儒、名士面纱褪尽之后,吴敬梓对中下层平民,那些自食其力、自由自在的人流露出了无比羡慕的心情。故事首先从范进中举写起。范进是个穷秀才,家徒四壁。而中举人之后,房子、银子、奴仆样样俱全。这样的反差,让人不得不醉心功名。鲁翰林醉心八股,让女儿也在妆台镜前摆满八股文章。

还有官府的黑暗、官员的腐败,例如汤知县枷死回民老师父,激起民愤,不仅不受处罚,反而将五个回民问罪。社会的黑暗,礼教的束缚,不仅拘束了人的思想,而且真让人殉死礼教。王三娘丈夫死后,迫于礼教的压力,绝食殉夫。地方官反而以此为烈妇、贞节,大摆宴席以庆贺。《儒林外史》正是以自成单元的故事向人披露清朝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制度的没落。

《儒林外史》最具代表性的篇章有哪些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六回: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儒林外史(节选)》活画出了守财奴的形象吗

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守财奴形象,丝毫不逊色于外国文学中的葛朗台、波留希金。垂死者最后的愿望应当是他久未完成的夙愿,而严监生,他的遗愿竟然只是两根灯草。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遗愿,体现的是什么呢?在第五回里,严监生大大地批评他哥哥家的奢侈,夸赞自己夫妻四口在家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当小儿子要吃时,就在熟切店里买四个钱哄他。这个爱财如命的老监生,他一生的性格也就从两根灯草中体现出来了,这才是作者用笔辛辣之处。而严监生的这一性格体现出当时社会重财货、重富贵的价值取向。正是这样的价值现、人生观,才会使众多文人成为科举制度的笔下囚。

《儒林外史》的流行辞句有哪些

1.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2.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情。

3.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

4.就是孔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

5.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功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理。

6.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自由。

7.八股文章欠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狐禅,邪魔外道。

8.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9.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

10.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震古烁今吗

《儒林外史》是中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它的语言艺术与性格刻画,的确是今人创作极可借鉴的。而《儒林外史》的口语化特色,使作品呈现通俗特色,是值得注意的。同时,书中所保留的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在阅读时也应加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