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10688800000015

第15章 《晋书》

《晋书》是记载两晋历史的断代史书吗

《晋书》的修撰,是根据唐太宗李世民的诏令,于646年开始,至648年完成,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者如下: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三人为监修;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雀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等14人负责分功撰录;令孤德、敬播、李安期、李怀严、赵弘智等五人负责考证类例。总上作者22人,若将唐太宗计入,则为23人。

唐太宗重视修史,目的是藉总结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来巩固唐代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李世民亲自为《宣帝纪》《武帝纪》以及《陆机传、《王羲之传》撰写了四篇史记,因此曾有《晋书》为太宗皇帝御撰之说。

《晋书》的列传是做得最好的吗

《晋书》是载述两晋历史的纪传断代史,记事自265年,到420年共156年的历史。其中西晋四帝:武帝、惠帝、怀帝、愍帝,都洛阳,历52年;东晋11帝: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废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都建康,历104年。全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另有叙例一卷,目录一卷,共132卷。后叙例散失,目录不再独立成卷,古今本为130卷。

《晋书》列传七十卷是做得比较好的,内容比较广博,记述比较详尽,保存了十分丰富的珍贵史料。列传中有不少合传,其中豪门大户子列父子集合一传者,反映出当时门阀贵族势力之强大。还有一些合传,或者是思想情趣相近的文人名士,或者是职业相同的史学家,或者是年代先后不同而同属乱臣贼子者。从这些合传可以看出撰史者的用心安排。

《晋书》还创造了“载记”的形式,载述了割据政权“十六国”的历史。

《晋书》的精华表现在哪些章节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两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

《晋书·宣帝》歌颂了司马懿的功绩吗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晋书·宣帝》歌颂了司马懿的丰功伟绩。

《晋书》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2.畏小忍而忘大孝。

3.四海无事,百揆多闲。

4.治乱无常,兴亡有道。

5.邦国之贵,元首为先。

6.知贪于近者则遣远,溺于利者则伤名。

7.壮矣哉,包举天人者也!

8.决神算于深衷,断雄图于议表。

9.居治而忘危,则治无常治。

10.子不肖则家亡,臣不忠则国乱。

《晋书》的辞采华丽可资借鉴吗

《晋书》详细记载西晋和东晋封建王朝的兴亡史,并用“载记”形式,兼叙了割据政权“十六国”的史实,是研究晋史的宝贵材料。《晋书》取材广泛,资料丰富,但在史料的甄别取舍上未能十分注意筛选,议论方面则每一卷后都既有论,又有赞,且多用骈偶,辞采华丽而文字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