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65

第65章 村庄暗施“迷魂阵”

在山东阳谷县,有一个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被称为中国军事的“活化石”,这便是迷魂阵村。

提起迷魂阵村的来历,还得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有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孙膑和庞涓师从智者鬼谷子研习兵法。后来庞涓出任魏国大将,因为妒忌孙膑的才能,怕孙膑将来地位在自己之上,就把孙膑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孙膑拖着伤残的身体,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逃到齐国,担任了军师。此后齐魏相争时,孙膑就在阳谷无魂山的地面上摆出了迷魂阵,把庞涓大军围困于此。后来孙膑在西南角开了个口,放庞涓逃了出去。谁想,到了马陵道口,孙膑又摆了个迷魂阵,庞涓再次被围,最终兵败自杀。后来,村民在这个地方按孙膑布兵的格局建房,形成了迷魂阵村。

迷魂阵村全村路径斜曲,东西并列的两大块分为前后两街,房屋随街道走向而建,斜度不一,定向各异,一条街的两旁都称堂屋,却正好差90度,犹如一座设计精巧的迷宫。外来人进了村,沿着村内狭窄的街道行进不久,就会觉得方向随时都在改变,完全不辨东西南北,甚至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会发生错觉,要想走出村子,更是比登天还难。为此,当地还有一则民谣唱道:“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

另外,迷魂阵的东半部分又被称作“前迷魂阵”,西半部分则是“后迷魂阵”。当外人进入“前迷魂阵”时,多会感到“后迷魂阵”在北方;奇怪的是,当人们进入“后迷魂阵”时,又会感到“前迷魂阵”在北方。进入村子,沿街巷前行,总难以把握前进的方向,走了大半天,却又回到了老地方。在这里,若按习惯以太阳推算时间,竟会产生几个小时的误差。在“前迷魂阵”还不到上午10点钟,就会感到是正午12点;而在“后迷魂阵”,正午12点,又会有下午4点钟的感觉。

“迷魂阵”村能够出现“迷魂”的效果,是由于房屋的传统布局造成的。原来,村庄的整体布局不是平面展开的,而是呈新月形的独特布局。村庄的两条主要街道,按弧形由东北而向西南,斜斜曲曲,没有固定的方向,又没有一条端直的胡同。街巷交叉多呈“丁”字形,而房屋则按街道走向建筑,样式也基本一样。由于变化不明显,也没有标志物作为参考,所以不熟悉村子情况的人就很容易分辨不清方向,最终迷失在“迷魂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