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23

第23章 征服高峰的军队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它位于欧洲南部,东西延伸约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达到4810米。许多高峰终年积雪,冰川崎岖、群峰陡峭,历来被人们称为不可征服的高山。然而,一些不畏艰险的人却最终将这座高山踩在了脚下。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1796年,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准备进攻意大利。当时,拿破仑为了争取时间,打算采取出奇制胜的办法,超近道翻越阿尔卑斯山,越过圣伯纳隘道,迅速占领意大利平原。但实现这一行动要翻越阿尔卑斯山这座令人生畏的大山,显然是很不容易的。

在大军出发之前,拿破仑先派了一个先遣部队前去察看地形。“能越过阿尔卑斯山吗?”拿破仑问。

回来的先遣队员都面露难色,不敢回话。其中一个队员害怕会激怒拿破仑,便用模棱两可的话说,“也许有一线可能,但是……”

“别让我再听到这些,”拿破仑立刻打断此人的话,用十分坚定的口吻说,“我们马上向意大利进发!”

为了让士兵们鼓起勇气,拿破仑亲自来到军队的最前方,指挥大家排成一路长达30千米的纵队,浩浩荡荡,从西北向东南开始横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

在拿破仑的鼓舞和号召之下,4天后,这支军队以无比坚强的勇气成功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这段故事被人们说成是历史上的奇迹,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我国有一位英雄,甚至在拿破仑之前创造了一个征服高峰的壮举。

这位英雄名叫高仙芝,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擅长骑射,英勇善战,20多岁时就被拜为将军。

唐开元年间,唐朝一直与吐蕃征战不休,争夺的重点集中在葱岭(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以南地区。唐天宝六载(747)三月,唐玄宗派高仙芝率领一万军队征讨吐蕃。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的葱岭,所以高仙芝在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待一切准备就绪后,高仙芝才率部出发,踏上葱岭,开始了异常艰苦的行军。由于后勤补给能够保证供应,再加上高仙芝特别选择从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行军,这才使行军的困难降至最低。经过百余日跋山涉水,部队抵达了要塞连云堡,与吐蕃军展开大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战役结束后,高仙芝又打算继续乘胜追击吐蕃军,但这需要跨越一个非常险峻的山口——坦驹岭山口。这个山口海拔近5000米,而且必须沿两条冰川攀登才可跨越。冰川上冰丘起伏,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军队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然而这些都没有难住高仙芝,他在技术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组织自己这支上万人的军队,安全通过了这两条冰川。遗憾的是,当时由于时间紧迫,高仙芝没有在隘口建立纪念碑纪念此事,以致他所创造的业绩竟然慢慢被人们遗忘了。

高峰看上去是不可跨越的,但智慧勇敢、熟知地理的军事家们却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征服高峰的奇迹。

不过无论是阿尔卑斯山还是帕米尔高原,都还不是人类所能征服的顶点。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才是世界第一高峰,它海拔超过8848米,终年冰雪覆盖,冰川林立,峰顶空气稀薄,还经常刮着七级以上大风。在这种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仍有众多的登山爱好者和科学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登上了这座高峰。其中,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用5天时间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此后,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登山队也先后征服了这座高峰。

攀登高峰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科学工作者们可以对这种独特的地形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获得关于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料,为我们开发利用高山的自然资源提供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