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14

第14章 太阳黑子周期变化的奥秘

在很久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太阳是一颗亮度均匀、毫无斑点的恒星。但是在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了太阳光轮上深色的黑子。虽然他的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人们认可,但仍有一些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开始了对太阳黑子的研究,德国的一名药剂师施瓦贝就是其中之一。

在施瓦贝生活的时代,天王星刚刚被人们所知,也激起了一波寻找新行星的热潮。当时,很多人猜测在水星轨道之内、离太阳很近的地方可能存在一颗尚未被发现的大行星,施瓦贝也不例外。于是,他以极其狂热的态度开始观测,从1825年起,只要天气晴朗,他几乎每天都会用一架小小的两英寸望远镜注视太阳,但除了能看到太阳黑子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最初,施瓦贝觉得有些灰心丧气,他把自己研究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那些讨厌的太阳黑子。可过了些日子,他忽然意识到,与其寻找那颗缥缈无踪的行星,不如弄清楚黑子出现的规律,这是个尚未得到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就这样,施瓦贝开始描绘那些每天都会改变位置和形状的黑子,他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每一个出太阳的日子都仔细观察、记录,坚持通过望远镜把太阳黑子描绘在纸上。尽管这样的行为让他的家人、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施瓦贝却一直坚持了下去,并整整坚持了17年,而他的家也几乎摆满了各种关于太阳黑子的笔记、资料。

在长时间的观测中,施瓦贝发现黑子的出现存在着一个周期。从某个周期开始,年复一年,太阳黑子会变得愈来愈多,并一直达到一个顶峰,差不多可以看到四五群黑子;然后黑子的数量又会逐渐减少,直到几乎没有,于是一个新的周期会再度开始。这个周期大约是11年。

1843年,施瓦贝充满自信地向人们公布了自己的发现,可当人们一听说他只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什么专业教育的药剂师时,都觉得难以置信。施瓦贝的发现也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著名的科学家洪堡1851年在他的一部科学著作中提到这个周期之后,人们才渐渐接受了施瓦贝关于太阳黑子周期的描绘。

尽管施瓦贝受到了不应有的冷遇,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一如既往进行科学研究。他连续观测黑子长达43年之久,直到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没有停止过研究。由于他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人们认识太阳活动规律创造了宝贵的条件,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

现在,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太阳活动基本规律,全世界的人们也记住了这位为太阳黑子周期贡献出毕生精力的伟大的科学家——施瓦贝。

事实上,太阳黑子并非是黑色的,它们其实是太阳表面上一些比较冷的区域,看上去略显暗淡。通过施瓦贝等科学家的研究,人们现在也已经认识到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开始的那个11年称作第一黑子周,规定太阳黑子的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黑子最少的年份为一个周期的开始年,称作“太阳活动宁静年”,黑子最多的年份则称作“活动峰年”。

对于太阳黑子周期变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丝毫变化,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而黑子这种太阳激烈的活动现象,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例如,在黑子活动峰年,地球上的磁场会受到强烈干扰,指南针无法正确地指示方向,平时很善于识别方向的信鸽也会迷路;另外,无线电通信也会受到严重阻碍,飞机、轮船和人造卫星的安全航行、电视传真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植物生长情况甚至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和黑子周期有着一定联系。所以,当黑子数量达到高峰期时,人们就要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黑子变化的干扰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