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108

第108章 第一百〇 “六月雪”并非神话

提到六月雪,人们马上会想起我国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在其惊世之作《窦娥冤》中讲述的那个悲剧故事。

书生窦天章中年丧妻,膝下只有一个聪明可爱的爱女,名叫窦娥。这一年,窦天章准备上京赶考,临行时害怕女儿没人照料,就将窦娥托付给邻居蔡婆婆做童养媳。可是窦娥与蔡婆婆的儿子蔡公子完婚不久,蔡公子就因病去世了,留下窦娥与婆婆相依为命。

蔡婆婆靠放债度日,有一个叫赛卢医的恶棍医生借钱不还,蔡婆婆便上门讨债。赛卢医欺她孤儿寡母想要赖账,并欲加害蔡婆婆,幸好被当地的一个闲人张驴儿相救。蔡婆婆对张驴儿非常感激,请他到家做客。可是蔡婆婆并不知道这个张驴儿人品并不好,是个好色贪财的恶人。结果张驴儿来到蔡家后,一见到美貌的窦娥,就生了歹意,想要图谋不轨,被窦娥严词拒绝了。张驴儿不肯死心,天天来蔡家闹事,把蔡婆婆气得卧床不起。

窦娥被张驴儿纠缠得烦躁不堪,便义正词严地训斥了他,让他死了这条心。张驴儿见逼婚不成,不免恼羞成怒。他来到赛卢医家,与这个恶棍医生商量出一个歹毒的计策:赛卢医为张驴儿配一服毒药,由张驴儿拿到蔡婆婆家,骗蔡婆婆喝下。待蔡婆婆死后,窦娥没了依靠,就会乖乖依从张驴儿,而蔡婆婆家的财产也可以由张驴儿和赛卢医平分。

几天后,张驴儿拿着毒药来到蔡婆婆家。恰好此时窦娥为蔡婆婆做了一碗羹汤,张驴儿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把毒药偷偷放进了汤碗里。谁知事情的发展与张驴儿的构想大相径庭:张驴儿的父亲偏偏在此时也来到了蔡婆婆家,看见那碗美味的羹汤,张父眼馋不已,抢过吃了下去,片刻工夫,张父便七窍流血,倒在了地上。

看到这种结果,张驴儿害怕承担责任,就恶人先告状,并贿赂贪官,告窦娥想要害死蔡婆婆。贪官姚杭见钱眼开,根本不听窦娥的申诉,就对她严刑拷打,并拿蔡婆婆的安危要挟她认罪。善良的窦娥为了救婆婆的性命,被迫在罪状上画押,违心地承认自己想害死婆婆。

六月初三,窦娥被判斩首示众。尽管当地了解她的百姓都纷纷为她喊冤,也没能触动贪官。窦娥绝望地流下了眼泪,临刑前,她悲苦地对天发誓说:“若窦娥蒙冤,天降三尺瑞雪掩我清白之躯。”老天爷也为窦娥遭遇的奇冤深抱不平,竟在烈日炎炎的六月天降下鹅毛大雪,为这不幸的女子鸣冤叫屈。顿时大雪覆盖了法场。从此,“六月雪”成了一个神话,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六月雪”虽然是在关汉卿的想象中发生的景象,可是有一天,这个景象竟然变成了现实。1987年8月10日,湖北省随州市万和区新城乡新峰村的上空晴朗无云,天气非常炎热。谁知到了下午6点,西南天空突然被一层铅灰色的云所笼罩,接着雷声大作。过了一会儿,天上竟然降下了大雪。那呈松花形的雪花纷纷飘落,村民们被这奇景惊呆了。当地老人说:“六月下雪,从没见过,也没听祖先说过。”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却都说不清楚六月雪出现的原因。

这场奇怪的“六月雪”其实还不是唯一的一次。近20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六月雪”的出现非常频繁。1981年6月1日,山西的一个林区就降下了鹅毛大雪,雪深达25厘米;1987年的6月5日,河北张家口地区也降下了一场大雪,当时最低气温至零下7度。

夏季降雪的奇景不仅在我国出现过,国外也有记载。1947年6月4日,莫斯科气温骤降,上午,天上还飘着毛毛细雨,下午,毛毛细雨就变成了片片雪花。1982年7月24日,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亚伊里安岛的伊拉卡山村,下了整整一天的大雪,气温也随之剧降,由于此地常年不下雪,人们对寒冷缺乏准备,因此,许多人还在身上涂上猪油,以御严寒。

“六月雪”并不是神话,也不是某个人受了冤屈的印证,它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于它的成因,有人提出可能和夏季冰雹非常类似,但这个观点并不科学。“六月雪”和冰雹虽然都属于固体降水的不同类型,但是雪与冰雹的形态和性质却完全不同。雪一般呈片状、絮状,降雪时气温也会变得很低;而冰雹则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颗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下冰雹时,近地层气温较高,并伴有雷声。从这几方面看,就不能把“六月雪”等同于冰雹。

此外,和“六月雪”相比,夏季降冰雹的几率要高得多。冰雹在我国夏季就时有发生,并具有“雹打一条线”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形成因冰雹云的整体直径很小,但移动速度却很快,冰雹云经过的地方,就会形成一条狭长的降雹区。

至于“六月雪”产生的直接原因,多半与夏季高空较强的冷平流搅动有关。例如,1980年莫斯科的“六月雪”,就是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寒流入侵所致。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