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10

第10章 哈雷彗星的发现

彗星,俗名“扫帚星”,是一种在恒星之间漂泊不定的“怪物”,人们已经发现的彗星有1600多颗,但是肉眼能看到的却很少,用望远镜每年也只能看到20多颗,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哈雷彗星,它的得名源于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这是因为哈雷以睿智的目光发现了这颗每隔76年就回归地球一次的奇妙彗星。哈雷1656年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小就对天文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岁时,哈雷为了补充天文学研究的空白,来到了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建起了一个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当时,彗星是一项前人涉及不多的领域,哈雷对此情有独钟,再加上他在1680年去法国旅游时有幸目睹到一颗有史以来最亮的彗星,就更引发了他对彗星的热情,从此便致力于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1682年8月,很多人都看到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颗明亮的彗星,它拖着一条清晰可见、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条巨大的扫帚。它放射出诡异的光芒,不久便消失在茫茫的宇宙深处。年仅26岁的哈雷对此非常关注,但由于技术所限,研究没能取得突破。后来,他受聘于牛津大学,获得了研究上的便利。他收集了大量历史上关于彗星的观测资料,对1337年至1698年期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运行轨道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与1531年、1607年出现的彗星的运行轨道十分相似。

哈雷又注意到这几个年份的间隔大致都是76年,他又不厌其烦地分析了更早的彗星资料,发现果然有记载表明每隔75或76年就有人发现过彗星。哈雷由此大胆推测,1682年人们看到的彗星也许并不是第一次光临地球。接着,哈雷又对这颗彗星的运行轨道作了长达几个月的计算,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测: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他还把这个预测写入自己的著作《彗星天文学论说》,向全世界发表。

哈雷的预言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很多人嘲笑哈雷是在说胡话。而哈雷自己此时也已近50岁了,无法亲自证实自己的预言是否正确。于是他遗憾地说:“当那颗彗星如约返回的时候,公正的历史将不会忘记这首先是由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一些天文爱好者仍然没有忘记他的预言,纷纷瞩目天空,等待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在众多的彗星中,有部分循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像哈雷彗星就是其中的一例,不过周期彗星中的很多都比较小,难以被人们观测到,无法像哈雷彗星这样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其他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再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哈雷彗星在众多彗星中显得非常独特,它又大又活跃,轨道也比较明确规律,因而能够被人们观测到。在我国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对于哈雷彗星的每次回归都有一些记载。其中最早的一次发生在3000多年前。当时周武王率领大军讨伐纣王,他们向东面迎着木星进军,到共头山时发生了山崩。这时他们看到一颗彗星从东方升起,彗星柄指向东方而彗尾指向西方。这颗彗星还曾引起军队的惶恐,认为这是一颗“灾星”。后来我国当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钜哲利用电子计算机推算得知,这颗彗星就是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每隔大约76年都会按时回归。绝大部分时间它则藏匿在太阳系的边陲地区,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地球上的人们只有在它回归时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够见到它。由于人类的寿命只有70岁左右,因此一个人在一生中很难两次看到哈雷彗星。

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天文学家可以对它进行大量的观测研究。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世界各国都对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发现了断尾现象。它的再次回归则要等到2062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