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六十大诀笔
10682700000039

第39章 铁字诀

——“铁血政策”是“专制和战争”的代名词,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的政策。而蒋介石一直把俾斯麦视作自己的偶像,所以他也把这一套搬到中国来,用铁器和鲜血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

◎向俾斯麦学习铁血政策

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人应该虚心好学,以历史为老师,以古人为老师,从历史中寻找可以为今人所用的经验,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少走弯路,不犯错误。

蒋介石最推崇的三本书是《曾文正公家书》、《曾胡治兵语录》和《俾斯麦传》。他受曾氏先“强兵”后“富国”主张的影响,想学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利用北伐、东征搞统一。其中,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是他军事策略的基础。

俾斯麦当上首相后曾公开演讲:“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许多世纪以前,德国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况名闻欧洲。由于分裂不利于自由经济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德国统一成为了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要求,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趋势。1862年9月,俾斯麦担任首相之职时,正是普鲁士军事力量处于上升时期,这正好为他的铁血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发动几场战争,用武器和鲜血镇压了反对者,德国最终走上了统一。

而清末的中国面对的同样也是一片四分五裂的焦土,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到封建主义的桎梏。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促进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蒋介石毫不犹豫地借用了铁血政策,开始了北伐战争。经过多年的艰难战斗,中国基本上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不能不说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在中国的翻版的成功。

虽然最终中国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蒋介石的北伐和东征也是为革命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的。蒋介石推崇“拿来主义”,巧妙地用了俾斯麦的医术,治好了中国的病。

蒋介石也认为,乱世需用重典。混乱的局面必须用铁血手腕镇压,才能重归太平。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治理方式。蒋介石之所以选择了战争的手段,是钻研了时代的规律和中国的现状才做出的决定。历史证明,这个手段也是当时救中国的唯一手段。消灭了军阀,安定了全局,才为之后的发展留出了喘息的空间。

◎自上而下建立蒋家军

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都知道团队的力量是大于个人的力量的。但是怎样才能带出一支忠于自己的团队呢?

要想守住团队,首先非常重要的就是重视人才的培养,亲自带出一批好手下,锻炼他们利用各自所长办事。另外,还应当妥善安排人员的生活,给予良好的福利和待遇,使得他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跟着领队人打江山。黄埔蒋家军的建立就是蒋介石一手带出来的。

对于一心在政坛驰骋的蒋介石来说,在军阀林立、群雄征伐的环境中,无论政治主张如何,最终还是要靠枪杆子来说话,军事力量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现在在职场、商场上打拼的我们来说,决定我们能否有所作为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是否有和自己同心同德的一班人。如果有了这样一批坚强的后盾,那么即使面对十分的困难,也会因为有人分担而减少五分;倘若没有一个铁杆的团队在背后支持,那么就会偏听则暗,就算时机良好你也很容易遗失掉最佳的机遇。蒋介石认识到掌握兵权的重要性,才会始终将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将其视为在政坛角逐中的法宝。我们也应该多多沟通,好好拉拢自己身后的一批同盟者,使人心不散,胜算不空。

一人独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能够拥有一批死忠于自己的下属,有一支完全服从自己的队伍,那么能够焕发的力量是成倍增长的。蒋介石之所以一直牢牢把握着黄埔军校,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批学生是他最忠实的可靠的队伍。有了这批青年的才智和拥护,他才能对抗来自各方虎视眈眈的势力。

蒋介石明白,接收别人的队伍不如自己组建的可靠。任何事情都没有坐享其成的便利。要想自己的队伍可靠,必须花心血和时间培养、训练。接收别人的队伍很可能快捷便利,但是人心隔肚皮,万一在关键时刻这支队伍倒戈,你就直接暴露在枪口前了。在职场上也是一样,很可能你费尽心思挖来的一个重要人物,转头就把你公司的私密透露给其他公司,跳槽逃跑了。只有自己带出来的员工才更忠诚。

此外,蒋介石明白,如果想手下对你不离不弃,首先就要给自己的人马最大的照顾,让他们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享受到特权。特别是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如果可以不计前嫌,放他们一路,他们一定会感恩图报,更加忠诚地跟随你。同时,借照顾为名,也可以更好地对手下进行了解,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指导他们的行动。这样能让团队配合更紧密,忠诚度更高。

这些就是蒋家军扬名一时的原因。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历史的发展都是在推动力和反推力的相互作用下,曲折前进的。新事物的诞生发展,必然要肃清旧事物的阻碍,否则便没有足够的空间和环境成熟。

蒋介石就很明白为了新事物的成长,必须让旧事物让路的道理。在封建制度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国出现这样的情况: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阻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现闭关政策,严禁或限制海外贸易。政府的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要地位。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严重桎梏经济的发展,束缚了资本主义前进的脚步。

要改变当时的局面,就要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方面入手,制定推行一系列政策。各方面配合进行,破旧立新,方能对抗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蒋介石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蒋介石大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当时南京政府控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90%外债。后来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法筹措。

而蒋介石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

另外,蒋介石也促进了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沟通交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初步发展。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中国进行投资成为他们壮大自己实力的不二法门。所以他们的支持也有效地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援也为蒋介石力压群雄,掌握政权提供了帮助。

蒋介石有勇于革新的勇气,抱着破旧立新的思想,对于阻碍新事物发展的制度,即使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应该坚决废除。只有这样,才能打开新天地,创出新篇章。

◎挥动铁血利器努力奋斗

无规矩不成方圆,松散的团队是没有可能迸发出创造力和竞争精神,和蓄势待发的对手对抗的。所以,蒋介石从俾斯麦那里学来了“铁血”手腕来整肃队伍。

“铁”指的是兵器。只有握好兵器,掌握好兵权,才能够排除阻碍势力,从而保障胜利。“血”,指的是对于反对的人,要让他们用鲜血付出偿还的代价。

在日本求学时,蒋介石就受到了日本军官的熏陶,非常欣赏日本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此外,中外历史上的拿破仑、俾斯麦、曾国藩也都是他效法的榜样。蒋介石明白,只有用绝对服从的思想对下属进行灌输,用连坐法进行限制、约束、威慑,才能使下属绝对服从。

蒋介石为了外抗强权,曾经派戴季陶带代表团去德国考察,之后又分批派人到德国学习军事、政治。戴季陶从德国回来后,力劝蒋介石学习希特勒,加强政治上的控制和军事上的准备。蒋介石还仿照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在黄埔系中挑选骨干分子组成“蓝衣社”,一切唯“领袖”之命是从。

对内,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统治,借黄埔军校培养效忠自己的军队,蒋介石特别颁发了《革命军连坐法》:“……如一班同退,只杀班长。一连同退,只杀连长。一营同退,只杀营长。一团同退,只杀团长。一师同退,只杀师长。以上皆然……”这个法令,将全军的手脚都系在一条绳上,人人脖子上都架着刀,连坐牵扯,谁也不能脱身。这种残酷的规定正是蒋介石通过军事手段掌握权力的重要途径。蒋介石正要借此说明:为军之精髓,在于绝对服从。

一个人在团队中,不管自己能力多强,都应该以团队为主,将个人的求进融入到团队发展中。必要的时候,甚至牺牲个人,促进团队发展。一个团队能够共同进退,那就像组装完美的列车一样,滚滚开向前方;但如果一个团队离心离德,那就会像散架的机器人,连走路都没办法走,更不要说做出什么成绩了。

用铁血治理团队,是一种树立权威,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方式。蒋介石认为一个成熟的团队领导,应该恩威并施,一张一弛,才能让团队配合娴熟,不断前进。

§§第五章 蒋介石为人厚黑术

凡是杰出的厚黑学家都知道,在厚黑上面,要糊上一层仁义道德,不能把它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因为世人都遵循着厚黑的密计,却没有一个人敢于承认自己厚黑。承认厚黑便是撕下伪善的面具,赤条条暴露在枪弹之下。因此是绝对不可为的。所以蒋介石在执政期间,不断往面子上糊各种堂而皇之的口号,而骨子里的厚黑二字,则始终万变不离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