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育教完全手册
10680900000013

第13章 发烧

体温小常识

宝宝体温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宝宝基础体温度比成人高。一般来说,发烧是指体温超过37.5℃,但是宝宝的正常基础体温要高一些,平时体温为37℃的宝宝并不少见。所以家长以手触感温的方式来探知宝宝是否发烧并不可靠。宝宝中心体温大约37.5℃,上下变动1℃左右;较大儿童体温36.8℃,上下变动0.5℃。

2.宝宝的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成人大。所以宝宝容易散热,当外界温度降低,如果没有保暖,他会比成人更怕冷。

3.宝宝肌肉组织少。宝宝产热能力较差,很难像成人觉得寒冷就发抖,借着肌肉颤动收缩产生能量来维持体温。

4.宝宝血液循环受环境温度影响较成人大。所以天气

热时,他会满脸通红;天气冷时,他会手脚冰冷,嘴唇青紫。

以上四个特点,使得宝宝体温变动幅度比成人剧烈,但是自然界也有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宝宝比成人耐烧,可能发烧到40℃还活动如常,成人往往到39℃就头痛欲裂,甚至胡言乱语。

哪些原因会引起发烧?

根据发烧的程度,宝宝发烧可分为四种:

低烧:指体温在37.5℃~38℃;

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

高烧:指体温在39.1℃~40.4℃;

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外在因素:宝宝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是一项明显易察的症状,它提醒我们,身体发生异常状况了!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爱子心切的家长,切记不要一味地要求医生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地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一发烧,家长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宝宝发烧会烧坏脑子。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宝宝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生,不必过分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可能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在未带宝宝就医前,可在家中使用的退烧方法应该是: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里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宝宝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宝宝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热(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宝宝并不建议,因宝宝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分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当宝宝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地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与发烧相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