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41

第41章 与异性交往,必备的生活经验

父母面对孩子与异性交往,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就神经过敏似的,如临大敌。例如:接到儿子女同学的电话,就一个劲地审问孩子,好像男女同学打个电话是罪大恶极的事。尽管现在年轻的父母似乎比之前的父母更加开放,但是他们往往是理论上支持,实际上反对,遇到具体情况就千方百计地阻止。这样一来,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影响了一个纯洁少年的健康成长。

张妈妈是个传统的女人,几年前她离了婚,一个人带着17岁的女儿过日子。张妈妈希望女儿能够考个好大学,平时对女儿管教严格,可是没想到女儿竟然背着她交男友。

张妈妈通过向老师、同学了解情况,还特意跟踪女儿,终于有一天,她发现女儿偷偷和男生在公园里约会。张妈妈不顾在大庭广众之下抓住女儿,狠狠地骂了那个男生和女儿,然后生拉硬扯地把她拖回家。女儿觉得自己丢脸丢大了,从此对妈妈像对敌人一样,整天不跟妈妈说一句话,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

张妈妈没办法了,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张妈妈开始主动与女儿倾心交谈,这才了解到女儿的孤独和烦恼。原来,女儿跟那个男生相约在公园,是因为那个男生由于刚刚遭遇家庭解体而变得很消沉,女儿是因为同病相怜而去安慰他,他们也因此成为谈心的朋友。妈妈觉得自己做错了,很是后悔,于是主动向女儿道歉。女儿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也表示今后要好好读书,请妈妈信任并尊重自己。之后,张妈妈特地请那个男生来家里吃饭,真诚地向他道歉,共同分享自己的心事。

从此之后,女儿和那个男生的来往渐渐地减少了,电话里谈论的也多是学习问题。经过半年的努力,女儿度过了这段感情危机期,每天快快乐乐地上学,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张妈妈对于女儿与异性交往的行为过于敏感,从而做出了过激的行为,这是有损孩子纯洁的心灵的。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关注异性,并希望得到异性的友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必修课和应掌握的生活技能,无法回避,也无法靠简单的“禁令”而绝对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可以获得在同性朋友交往中所没有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可以丰富孩子的个性。这些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所以,父母应该改变观念,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因为与异性交往是孩子必备的生活经验。

第一招:父母要改变观念,以免误导孩子。

父母经常对“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存在很多偏见和误解,首先要摆脱这些错误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科学地教育孩子。

孩子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学习,与异性交往也是不可缺少的经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小孩子也是需要交往的,不让他与异性交往反而会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或者逆反心,偏要与异性混在一起。

中小学生的心理成熟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孩子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

与异性交往并不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成绩的孩子,真正的原因是承受不了教师和父母的过度反应而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

“早恋”很多时候只是父母制造的、到处乱贴的标签。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两个少男少女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如果被迫贴上了这个标签,两个孩子就有嘴难辩,外界的压力甚至可能迫使他们真的谈起恋爱来。

第二招:引导孩子广泛交往,在交往方式上保持公开性。

交往范围要广泛,有利于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异性。如果把目光集中在某一个异性同学身上,那样不仅容易使自己想入非非,而且会一叶障目,无法领略更多异性身上的风采。多交往一些人,多结识一些异性,多参加一些男女同学的集体活动,这是每个孩子应注意的。同时,广泛接触朋友,还包括同性伙伴。

交往中保持公开性,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校内也好,校外也好,与异性同学交往应公开进行,不要偷偷摸摸、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事情越“保密”,别人就越好奇,越容易引起误解。如果女孩子打电话给男孩子,一听是大人接电话的声音就挂断了,不是很容易让人疑心吗?再有,也该注意一般情况下最好不与异性同学单独相处很长时间。当然,讲公开性也不是说什么时候都拉个“证明人”。

第三招:引导孩子把握与异性交往中的尺度,以免落入“早恋”的陷阱。

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与人交往,不论同性异性都从喜欢或不讨厌对方开始。而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更是以情感上的相互吸引为基础的,但要保持适度,应教育孩子不要投入太多的感情,不要痴迷于对方,只能把对方当作朋友。摆平了自己与别人的位置,情感也就不至于向对方倾倒。如果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成长。

在交往中保持距离感。男女同学在一起总不免谈天说地,甚至追逐打逗,这很正常。但应与异性伙伴保持适当距离,既要热情、亲切、随和、融洽,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又要把握好分寸,疏而不远。比如:男女同伴一起开玩笑不要忘乎所以,谈话应回避敏感的话题,打逗时举止不要放肆忘形等等。这样,你们会切身感受到,由于保持了距离,彼此尊重,友谊才会回味无穷。

第四招:学会与异性交往中应该注意的基本礼仪。

如果是男孩子的话,作为父母可以这样指导他:

学会绅士风度。在生活当中,很多时候女性被视作弱势群体,所以“男子汉”们要学会谦让保护女士。比如走在马路上时,男孩子应该走在靠车行道的一边;进出门时,男孩子要给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进先出等等,可以让孩子从“照顾”妈妈开始训练他的绅士风度。

不要太严肃。太严肃让人不敢接近,望而生畏,可以不失时机地表现一下幽默感,这样比较容易受欢迎,但不要发展成油腔滑调。

没必要过分拘谨。在和女孩子的交往当中,该说就说,该笑就笑,需要握手就握手,这都是很正常的,要是忸怩的话反而让人家讨厌。当然,要是过分随便的话,一定会把女孩们吓跑。

如果是女孩的话,父母要让她们务必注意与男子交往保持的尺度,做到既能展现女孩子的魅力又能避免吞食苦果为最好。

不要总是不理不睬。虽然在交往当中一般都是男性采取主动,但是如果女孩子一直不理不睬的,保持着“冰山冷美人”的形象,不用多久,就没有男孩子敢接近了,就会变得冷冷清清。

不要过分热情。如果女孩子在交往当中表现得过分热情,就会让对方觉得是轻佻之人,往往会产生非份之想,不利于正常交往。

要保持警觉。“食色,性也”,很多男人都有好色之嫌,所以女孩子要时刻保持警觉性,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色狼的不良动机,采取防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