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40

第40章 记住他人名字,会有意外收获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个看似陌生的人能够直呼自己的名字,不仅会觉得吃惊,同时也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面对一个见过面的人,却忘记了对方的名字,自己会觉得很是尴尬。所以记住人名不光是记性好不好的表现,还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交方法。

吉姆家里很穷,才10岁的他就要到一个砖厂去做运砂的工作,把砂倒掉做砖模,再把砖转换方向在太阳下晒干。家里穷得没有多余的钱可以供吉姆上学。但是,他却有一种使别人喜欢他的才华,那就是他拥有记住人名的惊人能力。

吉姆没有进过一所中学,但是在他46岁的时候,有4所学院已经授予了他荣誉学位,他同时也成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

记者去访问吉姆,请教他成功的秘诀,他说:“努力工作。”记者却说:“听说你可以叫出1万个人的名字。”吉姆回答道:“我能叫出5万个人的名字。”

吉姆在一家石膏公司推销产品的那几年开始,他为自己创造了一套记住别人名字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每次他新认识一个人,他就问清楚那个人的全名、家庭人口、他的职业以及政治观点。他把这些资料全记在脑海里。第二次他又碰到那个人的时候,即使过了1年,他还是能拍拍对方的肩膀,询问起他的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以及他家后面种的那些植物。

别小看这个才能,罗斯福就是靠吉姆得到了一大群拥护他的人。在罗斯福竞选总统活动开展以前的好几个月,吉姆每天都写好几百封信,给遍布西部和西北部各州的人们。难怪吉姆赢得了这么多支持他的人!

吉姆早年就发现,一般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地球上其他所有名字还要感兴趣。记住人们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就能叫出来,等于给予别人一个很巧妙而又有效的赞美。如果把别人的名字忘掉或者写错,你就会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声音,在交际中最明显、最简单、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因为记住了别人的名字,便可得到别人加倍的努力和尊重,甚至是更多的真情回报。所以,让孩子记住他人名字,会有意外的收获。

第一招:采用各种机会进行重复记忆。

要清楚地听清这个姓名,介绍之后要立刻重复这个姓名,交谈中尽可能地用到这个姓名,以便在头脑中扎下根来。

验证发音。听了对方的姓名后,可以直接重复一遍对方的名字问他自己的发音对不对。即使读的不很准确,对方也愿意耐心地告诉你正确的发音。因为他感觉到了你很重视他,你在努力记住他的名字。

请教写法。比如可以这样问:“您的姓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是彩虹的虹,还是宏大的宏?”

谈话中的重复。将关切、礼貌和重复的原则进一步实施的办法是:在同新结交的人谈话时尽可能地提起人名。例如:“王友良先生,请问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这种想法太棒了,王友良先生”,“您这么体谅我那时的处境,真是太谢谢您了,王友良先生。”

内心重复。在谈话的短暂间歇时,留心看看讲话者和听话者,在心里再暗自重复一遍他们的名字。

休息时稍加复习。在谈话后休息时间,请花些时间回忆一下刚才与每个人见面的情景,重复他们的名字、拼写、姓氏起源以及发生的有趣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在每个姓名的周围建立起可供以后联想的资料。

分手时重复。跟人家道别时,最好提起人家的姓名,要知道一件事情的开头和结尾两段是最容易记住的。例如:“再见,王友良先生!”

第二招:将对方的名字做有趣的联想。

运用谐音来记忆名字。例如有一个刚见面的人叫“李青齐”,可以记成“你亲戚”。又如:梁晓声——“靓小生”;张达平——“张大嘴巴吃苹果”;朱广林——“猪光知道淋雨”。

运用幽默诙谐的意义进行联想。比如:于跃,可以想象成“鱼儿跃出水面”;李志光,可联系为“十八个儿子立志要光宗耀祖”;司刚明,可联想为“司马光刚刚明白自己做错了(砸缸砸错了)”。

第三招:仔细观察对方的面貌,以免“张冠李戴”。

记住一个人的面孔往往比记住他的名字容易,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通过对方的相貌记忆对方的名字。要把对方的面貌和名字对应起来,关键是与对方谈话时正视对方,寻找对方脸部的特征。与对方谈话时正视对方不仅是对对方尊重,而且还可以让对方记住自己。要寻找对方与别人不同之处,主要是仔细观察对方五官的具体样子,如有一双浓眉大眼,眼角还有一颗痣,而非“大眼睛”这样的泛泛之谈。例如,一位女士飒爽英姿,剪着短发,仿佛像个男生似的,她的名字叫“若男”;有一位先生长着四方脸,而且常常满脸通红,像会给人带来大吉大利的福气一样,他的名字叫“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