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36

第36章 不轻言是非,最受欢迎

父母通常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那种喜欢在自己背后说自己坏话的人,要特别注意,甚至离这种人越远越好。然而,父母自己似乎忽视了自己也有这种行为,回到家里常常说办公室里哪个人怎样。其实,孩子会把这种事情看在眼里,于是他们觉得很困惑,一面是讨厌被说是非的父母,一面是在说别人是非的父母,到底做哪一种人比较好呢?

提起“精工”手表,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本田秀行面对记者的采访仍然小心翼翼,他说:“千万别这么讲,干我们这一行,嘴巴守紧一点儿,比什么都重要。”其实这都是有一段故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手表业受到大规模经济不景气的冲击,而遭受冲击最大的是下层手工业者集中地的长野县诹访一带。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诹访一带的企业十分稳固。诹访一地素有“东洋瑞士”之称,他们从不轻易透露口风的习性,可以说就是这种气质所调教出来的。当地技术最进步、收益也最丰硕的“本田精工”,就是最具备这种诹访气质的企业团体。

“不轻露口风”是商场竞争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本田秀行曾斩钉截铁地说过:“我们的工厂一向不给人看。一方面,只要是专家,看了马上就会知道其中的诀窍;另一方面,保密也是我们能提供给买主的一个销售特点。”所以,凡是向“本田精工”采购零件的买主都不必担心泄露自己的商业秘密。本田秀不轻易透露口风的气质成就了本田秀的成功。

在商业的竞争圈子当中,最忌讳的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什么都说。任何人都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隐私,所以在谈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寻根问底。既然自己不喜欢那些轻言是非的人,那么自己也要将心比心,不要轻易在别人背后谈论别人。尤其是与自己关系很一般的人,如果跟人家说得很深,这就显得自己没有知人之明了。孩子的交际圈是社会的缩影,同样也需要养成不轻谈是非的习惯,才能更好地与同学交往。因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自己的人格。所以,不轻言是非的孩子更受欢迎。

说别人的是非,无非是议论那些与自己相关的或者无关的,经历的或者没有经历的。有时候是有意为之,有时候是不经意流露。《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第一招:父母与孩子都要注意谈话场合,不要成为“耳语”的散播者。

父母在办公室,孩子在学校,或者父母和孩子在公共场合都是不适宜谈论别人的。一方面,在公共场合谈论是非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爱讲是非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另一方面,在公共场合遇到被谈论的人是有可能性的。有许多爱说话、直性子的人喜欢向身边的人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谈话人与自己之间变得友善。但是研究调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不要以为自己跟别人说“这件事不要跟别的人说,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别人表示承诺,自己就可以信以为真。

第二招:不做针锋相对的辩论,避免参与是非的评论。

最好不要与别人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有些人喜欢争论,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肯罢休。假如孩子实在爱好并擅长辩论,那么父母要建议孩子把这项才华留在公共场合之外的地方去发挥。否则的话,即使孩子在口头上胜过对方,但其实是不经意中损害了他人的尊严,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还以颜色。

找借口避免参与是非的评论。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其实是件很头痛的事情,因为自己根本无从把握什么话会冲撞了什么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谈论是非的人群。例如,当自己不小心参与了无聊的谈话时,可以借口去上厕所而避开这种被硬拉进来的谈话;如果有人问自己关于别人的私事,可以假装很忙的样子;当自己讲话快要收不住的时候,可以用零食来堵住自己的嘴巴。

不说别人的坏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行事方式,自己可能看不上某些人的能力,或者看不惯某些人的为人处世,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所以,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对某个人不满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一定是正确的?客观分析之后,如果孩子觉得这样的同学值得去帮助,那可以引导孩子勇敢地、中肯地提出来,同学如果能接受的,他会感谢孩子的;如果孩子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去沟通,那大可以不去管他,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最终的责任,不必在背后不齿于别人,因为那并不能显示自己比别人更高一等。

第三招:注意“吹牛”的技巧。

其实与同学相处不免会闲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这就是所谓的“吹牛”。一般来说,人际交往中牛皮不可一点也不吹,有时候吹牛是一种策略,是一种进退之间的攻势或守势,这就要求把握好分寸和力度,并且需要学习有关技巧,否则的话就会变成“自我炫耀”或者“爱讲是非”。

吹牛皮别撑破。有时候为了活跃气氛,开开玩笑、吹吹牛也没什么了不起,大家一笑置之,并不往心里去。但是切记:自吹自擂要适度。如果吹到云山雾绕,驴头不对马嘴,油嘴滑舌时还卖弄才学,这就属于过度了。

吹牛不要损害大家的面子。自吹自擂最好别伤自己的面子,也别伤大家的面子。吹牛本是为抬高自己,如果吹得不适当,吹得愚蠢,就反而有损自己形象,让自己难以下台。

吹牛应高雅一些。有的人吹牛极其庸俗,比如捡黄色段子来吹。吹牛要有艺术性,文雅有涵养,吹得低级庸俗就没水平、无价值、降低身份,贬损自己的人格魅力。

吹牛要讲求对象、场合。有些人吹牛不看对象、不分场合,比如面对一些正经、严肃的人去吹,或者在一些重要的会议、谈判场合去吹,这样往往是自取其辱、自讨没趣,真的是招人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