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02

第2章 善用时间,才能规划生活

父母一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孩子惜时如金,一天学习10多个小时,虽然拿到了好成绩,可是体育、娱乐项目却是一窍不通。还有另一些孩子,整天悠哉游哉,不见拼命学习,依然能拿到好成绩,体育、娱乐项目样样都不错。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是会不会善用时间的区别。

柳比歇夫是个昆虫家,在他82年的生命中共出版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写了12500张打字稿的论文和专著。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涉及遗传学、科学史、昆虫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等领域,且都有很深的造诣。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能够保证每天8小时的充足睡眠,并且也不耽误必需的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和社会工作的时间。柳比歇夫在他的一生中能够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并且大大超过了同时代的人,是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呢?

其实不是的,柳比歇夫并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令人垂涎的优越环境,小时候的他是一个最平凡不过的顽皮小孩。自26岁起,柳比歇夫开始把每天学习、写作、看书、读报、休息、散步、娱乐,甚至子女同他交流感情的时间都一一记录下来,不仅每个细节记载得非常详细,而且各种事情耗时的起止时间都非常准确,误差不超过3分钟。这种日记他坚持了一辈子。除此之外,他还认真地进行核算,每天、每月、每年都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柳比歇夫这样做并非只为了记录和核算,更重要的是计算实际耗费的时间和时间的实际利用率,从中找出浪费的因素,并采取一些措施去消除无效的时间消耗以便最大程度地避免时间的浪费。柳比歇夫在统计时间的基础上制订下一年的生活计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柳比歇夫的时间到底哪里来的?他说:

“我在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常常出差,一般我要带一定数量的书上火车,如果是长期出差,我就把书打成邮件,寄到一定的地点。带多少书,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决定。”

“我在一天之内是怎么安排读书时间的?清早,头脑清醒,我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在路上看书有什么好处?第一,路途的不快你感觉不到,很容易将就;第二,神经系统的状况比在其它条件下良好。”

“坐电车,我看的不是一种书,有两三种书。如果是从起点站坐起(例如在列宁格勒),那就可以有位子坐,因而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写字。如果电车很挤,有时候只能把着扶手杆勉强站住,那就需要小册子,而且要比较轻松的。现在列宁格勒有许多人在电车上看书。”

柳比歇夫通过时间统计法养成了珍惜时间的习惯,通过精确的时间计算掌握了善用时间的技巧。他把时间和生命视为一体,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分钟一小时累积起来的。正因为如此,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从而更好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假如我们活100年,睡觉就需要用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即至少用30年,吃饭和娱乐的时间又得花去十几年,再加上年幼无知和老态龙钟什么事都干不了的时间,细算下来,真正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我们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又如何谈得上对生活的安排呢?尽管今天和昨天没有多大的区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四季的变化,我们会发现时间过得是如此的快。因此,我们只有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生活效率,才能做到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善用时间,才能规划生活。

第一招:从监督孩子到自然养成习惯。

小孩子常常会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总是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作业才做了一半。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来促进其完成不太感兴趣的学习。一开始的时候要监督孩子用多少时间做作业,做完作业才能吃饭;用多少时间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整理完可以多玩一会;用多少时间洗澡,洗完澡才能做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晚上9点钟睡觉前,多余的时间可自己安排,比如看电视,上网等。这样一来,孩子自己就能学会做作业的时候专心一点,整理书包和房间的时间少用一点、洗澡的动作快一点,用省下点时间来玩耍。从督促到养成习惯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了。

第二招:从利用零碎时间提醒孩子珍惜时间。

许多孩子常常把零碎的时间浪费在发呆和无所事事上。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其实零碎的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汇合起来就大有可为了。这些零碎时间有:车站候车的三五分钟、旅途中的时间、医院候诊的半小时、电视广告的二三十秒等等。在这些零碎时间里,提醒孩子可以做下面的事情:

处理生活中的杂事:削铅笔、收拾文具、整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整理书籍、笔记、剪报等。

读报刊和杂志:用零碎时间读自己喜爱的小故事和有趣的杂志,开拓孩子的知识面。

记忆零散知识:英语单词和语法,语文的语音、词语、标点、熟语等基础知识,背诵诗词、历史知识等。可以把这些零散知识做成记忆卡随身携带。

交流与请教:可以利用与同学、朋友、老师出去玩要坐汽车之类的时间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请教。

第三招:从统筹时间开始带领孩子规划生活。

规划生活就像建造楼房一样,要先有蓝图才能开始施工,先要打好基础才能建筑更高的楼层。所以规划生活先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计划,先要安排好每一天、每一周的时间才有资本去安排更长远的计划。

准备一个备忘录,首先花几分钟时间想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其次,以小时为单位规划第二天做事的时间,并排列好每件事的重要性次序。

把计划书放在显眼处,监督执行。每完成一项就打√号,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每天晚上对照检查完成的情况,未能完成的事项打?号,并把它顺延至第二天。未能完成的任务,第二天要孩子牺牲自由安排的时间来完成。

每学期和孩子一起订一个中短期目标规划,每年和孩子一起订一个长期的目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