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18

第18章 练就坚强意志,才能掌控一切

很多孩子每年都会为自己制订一些计划:坚持每天6点起床早读,放学后运动1小时,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这些计划看起来很容易就能做到,可是没能坚持几天,孩子就会因为昨天作业太多所以就不写日记了,因为昨晚睡太迟了所以今天迟半小时起床,于是一天推一天,终究没能坚持到底。孩子做事没有自制力,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

海伦·凯勒在出生18个月后,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然而祸不单行,她后来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不过,海伦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她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的方式来学习发好每一个词和句子,并且反复练习。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海伦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预习功课的时间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学习。

对于海伦来说,这个世界是黑暗而又寂寞的,但是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没有把自己看作与别人不同,像常人一样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获得知识。海伦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著作。海伦的努力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却奇迹般走出了光辉的一生。她从学习认字到学会阅读,再到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一路走来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这真是一个奇迹!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坚强的意志是非常值得当今的孩子学习的。具备坚强的意志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所以炼就坚强意志,就能掌控自己生活的一切。

意志力是人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行动的力量,这种控制的力量越强,就越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控制力强的人表现为:做事情有耐心,不急躁;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把它完成;遇到挫折时,努力想办法解决,直到将它克服;每天都能够坚持做平凡枯燥但必须做的事情。这些就是父母要培养孩子坚强意志的目标。

第一招:注重日常熏陶。

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划清爱与溺爱的界限。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陪孩子看动画片等形式加强对孩子的熏陶。在内容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正面的传统故事,如“铁杵磨针”“劈山救母”等传统故事,还可以选择一些负面的故事,父母在讲故事的同时加以引导,让孩子正确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如针对“铁杵磨针”的故事,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不是让孩子学习这种笨拙的做事方法。

第二招:从小事做起,磨炼孩子的意志。

有些孩子意志不够坚强,但又不肯从小事做起。以为一节课,一次作业,这些与意志无关。其实,逃一次课,少做一次作业,滋长了薄弱的意志。相反,学习上意志坚强的人,必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积小胜为大胜,才会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有的孩子学习时,经常是削削铅笔,捅捅这个,摸摸那个,总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缩短孩子学习的时间,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哪些作业,做完后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不要以学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学习质量。

父母应该把孩子远大的志向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监督孩子做好每一次作业,从现在做起,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磨炼意志的好机会。其实从小事做起,只是起点,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地磨炼孩子。当孩子能够迎接越来越大的困难挑战时,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就站在父母面前了。

第三招:教育孩子学会“跟自己对着干”。

“跟自己对着干”就是要孩子认识自己的意志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个时候,父母要发挥自己的榜样力量,绝不要生活懈怠,做事半途而废。最好通过体力活动或劳动,从外到内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试用以下的方式进行:

让孩子热爱劳动。每逢节假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农村体验生活,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田劳动,如采棉花、摘豆角、拔草等。即使遇到像耕种这样不适合孩子干的农活,也可以在田间地头给孩子划一小块地,分给孩子一些种子、化肥、塑料薄膜之类的生产资料,让孩子试着完成一些“不可能的任务”。

和孩子一起坚持长跑。不要定下诸如“坚持每天跑步”这样笼统的计划,而应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要坚持每天在晚上8点前跑3千米”、“我们要在明天比今天多跑1千米”,定目标的时候不要“一口吃个胖子”,应逐渐增加难度,如果完成不了任务还要给予适当的惩罚。长跑的目的不在于孩子能够跑多长,而在于达到孩子对自我极限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