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10673400000013

第13章 三、建立英苏邦交的巨大贡献

麦克唐纳领导工党政府主动推行承认苏联、对苏友好往来的方针,这是他有别于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人的又一鲜明标志。他率先正式承认苏联,使苏联摆脱了在西方世界的孤立状态,使各资本主义大国纷纷效法英国的榜样,争先恐后地承认苏联,这在苏联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贡献。

苏联有些人把麦克唐纳政府承认苏联,说成是在英国工人和与苏联有贸易关系的商人压力下,或者是由于伦敦工人的抗议示威,才被迫而为之的,以后还极力阻挠英苏关系正常化。中国当时也有人认为麦克唐纳承认苏联,是“落了个现成的人情。”这些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它们否定了麦克唐纳主动推进建立英苏邦交的努力,贬低了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1.英苏建交对苏联有利

列宁早就盼望与英、美等国建立邦交关系,但是始终遭到两国资产阶级政府阻挠。1920年2月21日,列宁在与英国工党领导人兰斯伯里的谈话中,表示愿意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或美国总统威尔逊会谈,消除对立。列宁甚至让兰斯伯里电邀劳合-乔治赴莫斯科,和平解决争端。但是劳合-乔治不是不想去就是借口“太忙”,根本没有诚意。直至1924年初,英国自由党政府和保守党政府都没有承认过苏联政权。西方各大国对苏联还是实行封锁政策。苏联迫切需要打开外交僵局,得到西方各大国的承认并与之通商,以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有助于苏联打开僵局的正是麦克唐纳。

麦克唐纳是不赞成布尔什维克式的专政的,对苏联的整个政权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甚至还于1920年9月率第二国际的代表团访问过孟什维克的“格鲁吉亚共和国”,赞扬那里在孟什维克领导下实行了没收大地主土地,矿山、森林、铁路实行国有化的社会民主革命措施,认为那里采用民主的议会方法,搞自由选举,允许言论自由,是一个“男女公民尽情欢乐歌舞的真正的社会典同体。”然而这个所谓“真正的社会共同体”不久便被布尔什维克军队剿灭了。但是,麦克唐纳并未因此而敌视苏俄政权。这与他对待国内“极端派”的态度相一致。他不同意英共等所谓“极端派”,但并不认为他们是敌对力量。他不同意苏俄的专政措施,但又并不反对苏俄。1924年2月1日麦克唐纳政府无条件地正式承认苏联,并主张尽快谈判解决两国间的争议问题。英国在外交上承认苏联,在欧洲引起巨大的震动,其他资本主义大国纷纷效法英国,形成了一个承认苏联的浪潮,彻底改变了苏联外交上被动、孤立的地位。继英国之后,意大利、挪威、奥地利、希腊、瑞典、中国、丹麦、墨西哥、法国都在当年承认了苏联。当时苏联《消息报》上刊登的鲍·叶菲莫夫的一幅漫画,是苏联史学家津津乐道的,那画上是各国外交官在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办公室前排长队,手持承认苏联的文件。其实,这种争相承认苏联的局面与英国工党政府率先承认苏联直接有关。

2.主动建交的努力

如果把麦克唐纳政府承认苏联说成是为了落实工党竞选时的许诺,并在工人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那么,麦克唐纳在正式承认苏联之后,主动为订立正式条约而作的努力就难以解释了。1924年2月1日麦克唐纳还致苏联契切林一封私人信件,建议在所有事端解决之后互派大使,在此之前互派代办。4月14日,以赖柯夫斯基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在伦敦同麦克唐纳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开始谈判。麦克唐纳以会议主席的身份在欢迎辞中表示:“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使正式承认俄国一事早日完毕。这并不改变无条件承认俄国的事实,只是要仔细考虑已往关系的了结和将来和平的维持问题。”还提出:“彼此不干涉内政,乃造成相互信任不可少的条件。”他这种态度无疑是积极的、公正的。苏联史学家认为8月8日英苏一般条约和通商条约是英国工人罢工压迫下英政府让步的结果。事实正好相反,条约的签订是赖柯夫斯基放弃过分要求,接受英国方案的结果。这说明工党政府的方案是有诚意的。条约虽然签定,但在政府签字前无效。条约首先激起保守党人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在下院辩论前不许签字。这样,条约生效的问题拖了下来。这时,麦克唐纳以强硬的态度积极推动批准条约的工作。8月13日,麦克唐纳致函负责条约事务的彭森比(A。Ponsonby),告诉他:“我们将进行一场争取条约通过的战斗。我们将面临充满好斗精神的下院,但要制止他们把条约否决,最重要的是你们要保持斗争精神并且决不屈服。”反对英苏条约的不仅有保守党人,也有自由党魁西蒙(Simon)、伦西曼(Runciman)和劳合-乔治,他们都加入了保守党反对派一方。9月3日,自由党出版部出版了《可耻的条约》小册子,攻击英苏条约。9月8日,《每日记事报》开辟了“最黑喑的俄国”专栏,攻击苏联,反对签约。劳合-乔治鼓动自由党向工党政府挑战,否则他们便会“丧失国家的信任和尊严”。另一派自由党魁阿斯奎斯也逐渐倒向反对派一方,于9月22日在《泰晤士报》发表公开信,称英苏条约为“托儿所式的外交的幼稚试验”,并主张修改条约内容,方能通过。麦克唐纳并未屈服于这种压力。他毫不客气地反对所有这类舆论。9月26日他写道,“正像人们所认为的,对于英苏条约的攻击越来越不正派了。如果自由党人逼得我迫不得已,我例愿意给他们一个大选的机会。我不是要抛弃一个困难的职位,而是职务的现状也许会使我中止现政府。”他以辞职来要挟反对派通过英苏条约。第二天,他在德比讲演中,答应了给俄国提供贷款的具体步骤。他公开说:“我们不理睬下院或党的领导人中那种只愿意对俄和平贸易而不接受条约的意见……写进两个草约中的英苏关系的协定是当今工党政策中一个致关重要的部分,如果下院不答应这个协定,那么他们最好还是来谴责我们好了。”麦克唐纳这种坚决态度获得群众大声的喝彩。可见,麦克唐纳在建立英苏邦交方面的努力是坚定的、主动的。他的巨大贡献是不应抹煞的。

3.苏联的种种说法

苏联有些民族主义严重的人,切齿痛恨麦克唐纳,有两条原因:一是他曾在谈判中提出了苏联应偿付旧债问题,二是在提供贷款方面不够爽快。因此,在莫斯科曾出现了谴责麦克唐纳的群众游行队伍,他们高举这样的标语牌:“麦克唐纳——国王的走狗,工人的叛徒!”这种作法显然带有民族利己主义色彩,对麦氏的看法是不公正的。债多问题是两国历史遗留问题,这是一个主权国家不得不提出的。法国社会党赫里欧执政时,主张承认苏联,“但首先要让苏联归还战时和战前债务。”在债务问题上,只须指出两点:第一,麦克唐纳虽不得不提债务问题供谈判协商,但他发现谈判因债务而破裂时,便单方面主动放弃了这一要求,作出了撇开争议问题,只就双方同意的事项缔约的决定,挽救了建交谈判。第二,英国是在俄国并未对债务等问题明确表态前,无条件地、单方面地首先承认苏联的,这是外交史上的一个破先例的举动。何况,麦克唐纳在英苏条约中,首次清除了“英王陛下”这种称谓,这也可见工党政治本色之一斑。所以,在债务问题上是不应当指责麦克唐纳的。

麦克唐纳在建立英苏邦交中的重大贡献,连苏联外交部门也不得不承认:“这为苏联同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新的关系开辟了道路。”英国工党内国际主义者都对这一外交政策表示满意,而党内左翼也唯有对承认苏联一事感到满意。这一成绩当然不能不特别归功于首相兼外交大臣的麦克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