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总统家训
10671600000055

第55章 把所有人放在同一天平上

杜鲁门著名的“21点咨文”意在解决社会的贫富差异,让所有人有工作、有家住,争取做到人人平等。杜鲁门的这一思想,都得自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当年,在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时,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 “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 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在母亲眼里,无论孩子是总统还是农夫,他们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宝,都要一碗水端平。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有一次在写作间歇时和邻居小女孩一起玩耍。当萧伯纳送小女孩回家时,他对小女孩说:“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和你在一起玩的是萧伯纳!”

小女孩天真地回应:“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的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斯莱娅!”

大文豪不禁愕然。

此后,萧伯纳每次对朋友说此事时,就会感慨地说:“是这位7岁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课!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个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 平等”可以包括各个方面:法律平等、制度平等、性别平等、真理平等……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

孩子是否拥有平等的意识,跟父母有很大关系。孩子是很敏感的,平时大人不经意的表现,小孩子都会记在心里。比如:我有一个同事,他家的孩子一直由保姆带。同事的想法是,要想和保姆处理好关系,就要做到平等。所以在孩子面前,同事就让他感觉到保姆是自家的人,不是花钱请来的。每次给保姆工资,同事从不当着孩子的面给。因为小孩子会有很多问题的,有时他会问同事:“妈妈,阿姨是我们家的人吗?”同事就会反问:“我们家的事都是谁做的呀?阿姨给谁穿衣洗澡啊?阿姨是不是做家务洗衣服啊?”孩子会觉得阿姨好累,有时还说:“阿姨等我长大了给你洗衣服、扫地,赚了钱给你用。”保姆听了自然高兴,工作也卖力。所以孩子是不会天生就看不起人的,他受到了身边人耳濡目染的影响。

现在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般家长都能做到前两点,但最后一条就不考虑了,认为没有必要为别人的孩子费心。

其实有时侯家长只考虑自己孩子而忽略了同伴的感受,会把孩子陷入孤独之中。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就如同把鱼儿放入水中,能让孩子融洽于环境,融洽于同伴之中。

如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伙伴,在与同伴交朋友时若没有平等意识,也无法得到别人的好感,也就没人喜欢跟他玩耍,孩子会变得孤立的。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邻居家的孩子很聪明,但从小被宠惯了,孩子看不起别人,甚至连家长都不放在眼里。有时候,家长还与校方打招呼,让孩子搞特殊。但这样反而害了孩子,弄得他上课没人管,对同伴蛮横无理,学习上不去,脾气还很大。等到家长意识到问题严重时,再纠正就困难了。

其实,教育孩子平等的意识,从小事上就可以做到。比如:在家里就要人人平等,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吃。女儿吃饼干,我要求她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一块,然后再自己吃。开始时,她会有很多问题:“为什么要给你们吃?”“为什么要先给大人吃?”我会耐心地告诉她,这不光是一种礼貌,而且体现了人人都要平等的精神。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了,家里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孩子给大人们分东西时,有些家长因舍不得而推说不吃,这样做也是不对的,推托的次数多了,孩子再吃东西时,也就不会想着大人了,他们会认为就是自己给了,大人也不吃。

西方教育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平等待人的素质,如今整个社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为了给孩子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请家长注意培养孩子平等竞争的意识,这样利己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