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10671200000051

第51章 公民教育:中华民族复兴的翅翼

在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么,公民教育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翅翼。因为,公民教育是现代化工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关系到我们13亿人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不是现代化。因而,公民教育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翅翼!

什么是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它是涉及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的、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一项公众教育活动。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我们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在我们21世纪的今天,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还有封建社会的意识。当西方国家公民意识觉醒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处在封建皇权加强的阶段,不但使我们错失了赶上“现代化的快车”,而且使国人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思想管制和奴化教育。虽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把“民主、人权”作为救亡图存的革命口号,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成了国家的主人,但是,在广大农村封建意识和小农意识还很普遍地存在。时至今日,国家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却缺乏作为“现代人”的思想和意识。因而,我们必须通过公民教育这一途径,使国人的思想和意识,赶上“现代”的意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人。笔者认为,现代人应该具备以下意识:

(1)公民意识。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只有君臣之分、臣民之分,以及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老百姓”意识,而没有现代的“公民意识”。那么,什么是公民呢?公民概念最早是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民主思想紧密相连的。实际上,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一个人在法律上的身份标志。它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但是,“公民”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行使政治权,要具有参政、议政和督政意识。

(2)人权意识。作为人和人类的权利,人权是道德上的权利和普遍存在的权利的统一,人人享有这种权利。根据国内外人权立法和人权领域的经验教训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际,人权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人格、人身、财产方面的权利。②政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如信仰、集会、结社、选举等权利。③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包括工作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和参加文化科技活动权等。④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等。但是,人权的真正实现主要依靠一个国家国内的法律作确认和支持,成为公民的法定权利。其实,人权能否转化成为法定权利,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如受到立法者的价值取向、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文化条件等等的制约。我们国家在“人权”意识方面显然是迟缓的,直到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才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宪法。虽然是迟了一步,但是毕竟还是来了,这必将为我国的人权工作带来巨大影响,也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巨大贡献。

(3)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意识之一。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在现代,一个文明的社会,人人懂得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承担义务,法律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其中核心的是坚持“宪法”权威,人人以宪法为准则,宪法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利,不仅规范国家权力的范围,而且规范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并且规范了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原则。因此,我们树立法治意识最重要的是树立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学习,在全社会培育良好的宪法文化。

(4)生态意识。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现代人的重要意识之一。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我们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我们人类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挑战。因而,作为生存在现代社会的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料的同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客观规律,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自己身边的小环境保护做起,积极地投身社区的环保工作中去,为自己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作出贡献。

(5)责任意识。作为现代人,责任意识是重要的意识之一,作为公民必须拥有责任意识。对人类而言,公民要有对人类发展的责任意识,要有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责任;对国家而言,公民要有国民身份的归属责任,即对自己的祖国忠诚的责任;对法律而言,公民必须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责任;对社会而言,公民要有遵循社会公德的责任;对工作单位而言,公民要有对单位发展尽心尽力的责任;对家庭而言,要有对家庭负全部责任的意识等等。

另外,作为公民,还要有道德意识、爱国主义意识、健康的心理和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意识、创新意识等等。

公民教育的实施措施

时不我待。国内国外形势的发展已把“公民教育”推上了历史的前沿,成了我们国人面前明摆着的不二法则。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笔者认为,要真正开展公民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唱主角。政府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公民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公民教育的紧迫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清除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伪公民教育”,学习外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组织专家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教育”教材。笔者认为,政府在实施和推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坚持学校与社会同时教育的方针。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公民教育。使之与各门课程一样受到重视,并建立合理的考核考评机制。但是,仅仅学校教育还不够,还要建立相应的社会“公民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公民教育读本、书画、知识竞赛等,落实宣传“公民意识”,并且,将公务员及公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晋职等方面纳入考核体系。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

②编写方面要坚持“理念”为主,而不是以“理论”为主。在我们编写公民教育教材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家,而是要以唤醒人的公民意识为主线,让这些“公民意识”进入学生的头脑中,进课堂,进口头。我们在编写公民教育的教材时,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安排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相关内容。在编写体例方面,最好采用“案例 分析”的这种编写体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易于接受。拒绝理论性很强的教材编写方法。如果理论性很强,难免会影响到公民教育的效果。

③政府要成立和组织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机构。在政府的领导下,公民教育的研究机构应该成为公民教育和研究中心,发挥公民教育的中枢神经的作用,定期组织学习和研讨,公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等。

(2)社会团体、民间人士积极支持。在实施公民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角作用是必需的,但是还不够,还必须发挥公民教育潜在的力量,即社会民间的力量。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研究机构和个人,都是我们公民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因而,政府要对民间机构和社会力量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他们在公民教育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3)大力提倡个人素质。公民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在“人的现代化”方面的进展受制于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然而,今天的情况与过去有明显的不同,国家已经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一个基矗但是,笔者认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复兴的伟大事业来说,是不够的,要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然后,全面推开。并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高等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的入学率,大力加强成人化教育、继续教育,提高大学教育的层次,全面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的基矗

(4)舆论传媒的紧密结合。公民教育是一个关系社会福祉的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特别需要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和介绍,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公民文化”,紧密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在这个工程中,人的工程是基础工程。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而,我们要把公民教育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心全力,把我们的公民教育做得更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