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10671200000020

第20章 双人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究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相关课程合二为一,诸如《科学》《艺术》《历史与社会》等科目。这对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艰巨性不言而喻。前进中的困难只能靠前进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靠发展来克服。学科的整合呼唤着教师的整合,如何才能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才能使新课程发挥最大效用?如何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这些都使我们教育者沉思着、探索着、实践着。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即“双人教学模式”。它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双人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现呈出来与广大同仁商榷。

所谓“双人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双人的互动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探究欲望。是指由两位教师(其中一位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控制多媒体;另一位教师在台下,手拿话筒与学生在一起)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的“三互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上,通过两位老师的对话、辩论,结合运用图片、音乐、小品等媒体方式,给学生以形象、逼真的视听感受,对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进行全面、合理、有度的刺激。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对话法、故错法、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同时,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在教学风格上,发扬教学民主,通过启发性和层次性的对话,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情操的陶冶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是符合新课改的潮流的,而且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1)有效教学理论。教育部华东师大课程中心教授崔允郭博士认为:凡是有利于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他认为,好的教学应该具有:第一,要有“对象”意识。只有“书”,没有“人”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有效教学。第二,要关注“人”的进步和发展。如果只关注知识,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只会培养出有“精神脖的科学家,而非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第三,要关注教学效益。课堂教学不应以教师教地越多越好为标准,而应以学生学地越多越好为标准。双人教学就是以这个方面为出发点的。

(2)后现代课程理论。目前,在全球刮起了一股“多尔旋风”,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多尔现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他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理论”。

他认为,在后现代课程理论中,知识是对动态、变化、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的解释。强调开放、互动、探究。课程不再是确定性的产品,而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强调学习者通过理解和对话寻找意义、文化和社会问题。这样,课程被看作一个动态的和创造性的过程,同时,又是开放、灵活的,具有情境性、时间性,并与现实相关联。

为此,多尔构建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简称“4R’S”,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s)、严密性(rigor)。其中,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课程意义的层次、课程的多种可能性和解释;回归性是指一个人在与环境、他人和文化等进行反思性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认同感的方式;关联性指课程结构内部的联系以及课程与外部的文化或世界的关系;严密性则指有特定的假设和背景与选择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同一。

并且,多尔强调教师与学生要通过不断沟通与对话来探究未知领域,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反思型关系,一种平等交往与对话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双人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思想是一致的,因而,双人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

(3)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陶先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认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激发、挖掘、引导、发挥,只有致力于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才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提供首要前提和条件。为此,他提出了六个主张:一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二是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三是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四是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五是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六是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自主学习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这“六大解放”,充分让每个学生自己去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感悟,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生动活泼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这与双人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的。

另外,陶先生还认为,师生合作是创造教育的核心。创造教育是“活”的教育,是“行动”的教育。只有师生合作,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和激发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与双人教学模式的内涵一致的。

(4)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论。裴氏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与福禄贝尔和赫尔巴特并列被誉为19世纪欧洲出现的三个伟大“教育巨匠”。和谐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发展理论中,裴氏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裴氏指出,为了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教育教学上采用“自然的方法”。主要有三个原则:

①非强制性原则。他认为,人体内有一种自发的冲动,或自发发展的倾向;同时,人是环境的动物,他自身有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态度改造环境。强调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而双人教学模式正是从环境入手的,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的。

②直观性原则。他认为,直观是人所具备的一种基本的能力,包括完整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认识开始于对大自然的感觉印象,继感觉印象之后是对它加以抽象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概念,最后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而双人教学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师生对话、小品表演、沟通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受到直观刺激,激发兴趣,最终学好这门课。

③知行合一原则。他认为,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来看,人的内在的任何才能,都是和一定的活动相联系的。他批评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弱点是:有知识而没有行动的能力,有见识而缺乏实行或克制的力量。而双人教学,就是多几个协作,多几次对话,多几个情景,使学生通过活动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建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理论,现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中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脑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理解,学习者以已有认知结构(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策略、认知方式等)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推理、判断,从而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特别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不能传授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而且认为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建构的认识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则完全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就某一个问题与其他人交流看法,他人的理解是检验自己理解的参照系。因此,只有社会性的学习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

从上面的理论中,我们发现,建构主义强调“情景”“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等。这与双人教学模式强调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我认为,双人教学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