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10668300000028

第28章 帮助学生消除逆反心理

老师们普遍感到比较棘手的事情就是学生的逆反情绪,他会给班级的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阻力。但想要管理好这种情绪也并非难事,这需要老师先把好学生的脉搏,找准引起他们逆反情绪的原因,再因势利导,化“逆”为“顺”。

逆反情绪在每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

(1)与老师对着干

有一些学生总是愿意跟老师对着干,做出一些让老师们感到很荒唐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老师说白,他们就说黑;老师让他们往东,他们就偏偏往西。

(2)对老师的宣传做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当老师宣布一件事情的时候,有逆反情绪的学生总是马上做出不认同的反应,质疑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副不信任的样子。

(3)对榜样人物无端怀疑

那些存有逆反情绪的学生经常会对榜样人物以及先进的人物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寻找这些榜样人物的缺点,用猜疑的眼光看待这些人。

(4)对思想教育消极抵抗

有一些学生会在老师对自己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用十分蔑视的态度回应。他们根本听不进老师的任何教诲,认为老师的思想太守旧、行为太古板、言语太啰唆。当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时,他们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出,根本不屑一顾。

(5)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

有一些学生通常会对一些不良的舆论持有一种认同感。就在老师怀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出现了偏差时,他们却洋洋自得,觉得自己非常高明、与众不同。

学生的逆反情绪是老师们普遍感到比较棘手的一件事,它给班级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可是教师想要管理好这种情绪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准引起他们逆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再因势利导,将他们的逆反情绪转化过来。具体说来,有如下方法:

(1)信任法

有一些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情绪是出于对老师的不信任,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威信可言。换句话说,这些学生是有些看不起自己的老师。当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时,无论老师跟他们说什么,他们都会不服,总是与老师顶嘴或对着干。

在面对这样的学生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威信树立起来。而要想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信,光靠严格要求和严厉的打压是不行的,尤其是对很容易产生逆反情绪的学生更不能用这些方法。将威信树立起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取得学生的信任。信任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它能够在无形中折服学生的心,让学生产生不能辜负老师信任的心理,从而达到管理、教育学生的目的。

(2)辩证法

那些存有逆反情绪的学生经常会做出一些令人感到很过分的事情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既不能批评他们,让他们产生更加强烈的逆反情绪,也不能放任自流,让他们变本加厉,越来越嚣张。这个时候,教师不妨用辩证的方法来将他们的逆反情绪消除掉,也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首先要肯定学生积极的一面,同时要将消极的一面导向积极。

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自己的情绪不能很好地控制,很有可能产生逆反情绪。如果学生的逆反情绪没有得到及时消除,便会累积起来,慢慢变成一种习惯,而且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强烈。教师对于学生已经习以为常的逆反的情绪,可以用一种辩证的方法来进行纠正。首先肯定他们的做法中积极的一面,以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然后对消极的一面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在碰到类似的现象时尝试另一种做法。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会使他们受到感化,逐渐消除逆反情绪。

(3)顺其自然法

当学生对某一件事情因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十分渴望知道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不加解释地就对学生进行明令禁止。越是不加解释地禁止,就越能增添事情的神秘色彩,更易引发学生想方设法地去探知事情真相的欲望。老师应该尽可能地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知道事情的全部或部分真相,并加以引导。这需要教师能够掌握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的技巧。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可能会面临不同原因引发的不同逆反情绪,但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纠正,都要先把准学生的“脉”,再顺势进行疏导、教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