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10668300000020

第20章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21世纪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个体的健全发展,这一趋势决定了责任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将来能生存、立足于社会的品质;要将学生的个人责任感以及对于社会的使命感培养出来。

近年来,各级学校的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所以,教师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出来具有十分大的现实意义。

责任意识培养的实施体系

目标阶梯之一: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目标阶梯之二:要对其他人负责,能够尊重和接纳他人,要充满爱心并且具备合作的精神;目标阶梯之三:对集体负责,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珍视集体的荣誉,坚决参加集体事务和各项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目标阶梯 之四:对家庭负责,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责任意识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进入21世纪后,教育突出的特点就是要着眼于个体健康健全的发展,这一个趋势也决定了责任教育的目标: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2)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也就是在指定责任教育目标的时候要将教育体系体现出来,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层次。制订各个年级段的目标时,既要注重阶段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注重各阶段目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激励性原则

所谓激励性的原则也就是对学生要多加引导,多进行表扬和鼓励,要使学生乐于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长,从而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