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98

第98章 大海里的“魔王”——鲨鱼与抗癌

小问号

癌症是人类至今也没有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物学家在研究动物时发现,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也会不幸患上不治之症——癌症,而且像人类一样,也是各种各样的癌。我们知道,早在3亿年前,地球上就有鲨鱼的活动踪影了,它凶狠无比,是公认的“海魔王”,世界上约有380种鲨鱼,其中约有27种会攻击人类,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得出一条惊人的结论:鲨鱼患癌症的概率非常低,几乎到了不可能的地步。事实果真如此吗?动物世界真会诞生这样一个奇迹?

鲨鱼是一种海洋鱼类,种类也较多,性情也各不一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鲨鱼身上的许多谜团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有些国家还成立了“鲨鱼研究团”,像鲨鱼是海洋中的活化石,经历几次沧桑巨变,海洋里许多鱼类都灭迹了,只有鲨鱼还活到今天;像鲨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完全没有阳光的深海里,但能迅速捕猎到海面的食物;像把鲨鱼的脾脏切除,伤口敞开,使五脏六腑全浸泡在水中,也不会发炎,等等。20世纪80年代,一场关于鲨鱼能否抗癌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

最先提出鲨鱼能抗癌的是美国学者。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生化博士安恩·李和罗伯特·兰格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鲨鱼软骨中的角鲨烯对于癌细胞之血管生成具有阻断作用,并证实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1993年,美国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邀请《鲨鱼不会得癌症》的作者威廉·兰斯博士,讨论鲨鱼软骨可以抗癌的研究成果,数名癌症晚期患者在节目中表示,服用鲨鱼软骨胶囊数周后感觉症状减轻。从此,鲨鱼软骨能抗癌之说经书籍、文章、网站和销售商等广泛传播。随后,药厂利用鲨鱼软骨制成“治疗癌症的良药”,创造了鲨鱼软骨产品一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市场,其中最大的鲨鱼软骨制造商正是威廉博士的儿子。1994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用鲨鱼软骨制品防治癌症。于是,鲨鱼软骨制品成了保健品市场上的热点,影响波及全世界。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吃鲨鱼“热”,把鲨鱼软骨熬成汤出售,称为“鲨鱼软骨老火汤”,品种多样,魅力诱人……

那么,鲨鱼到底能不能抗癌?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反对的认为,近期的研究表明鲨鱼本身也会患上多种癌病,包括软骨组织的癌症。美国科学家约翰·哈斯巴格在美国第91届抗癌学会年会上指出,鲨鱼是会患癌症的,还发现了软骨鱼类所患的50种癌症,其中有23种癌症是来自于各种鲨鱼,有的竟然是长在软骨中。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鲨鱼不会得癌症》的作者威廉·兰斯博士也承认,鲨鱼也会得癌症,并向外界坦白他得出有关鲨鱼软骨萃取物可以治疗癌症的结论仅仅是基于极其有限的几次实验结果。

坚持认为鲨鱼能抗癌的学者认为,鲨鱼得癌症的概率还是很低的,即使威廉·兰斯博士的研究仅是几次实验结果,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这一结论。有的学者指出,在长期的研究中,实验人员即使向鲨鱼注射大剂量的化学致癌物质,它也不会形成肿瘤,这是一般动物所做不到的。鲨鱼的体内不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更重要的是它的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活性酶,这正是它抗癌的关键所在,而其他动物体内的这种活性酶在进化中已经渐渐消失。

目前,科学家正在加紧对鲨鱼体内的活性酶进行研究,到底这种物质能否抗癌,能否把这种活性酶移植到人的体内,也是一个未知数。

“小档案”

鲨鱼能根据各种气味来判别自己的孩子,区别敌人和朋友,使自己经常保持与群体的联系,并能雌雄鲨鱼相约去产卵和排精。鲨鱼的嗅觉极为灵敏,非常容易地嗅出它们害怕或厌恶的气味。在海水中含量为800亿分之一的一种人体分泌物——左旋羟基丙氨酸的气味,鲨鱼也可嗅出来。据说曾经有一位钓鲨能手,在后来钓鲨当中,鲨鱼总是不上他的钩,而在同一渔场的其他渔民反而钓的鲨鱼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位钓鲨能手曾得过皮肤病,因此留在钓竿上的指纹中含有这种左旋羟基丙氨酸较为丰富。鲨鱼闻到了此种气味,对他退避三舍,便不去咬钩。鲨鱼的牙齿也很独特,不像海洋里其他动物那样,而是具有5~6排,除最外排的牙齿才是真正起到牙齿的功能外,其余几排都是“仰卧”着备用,一旦在最外一层的牙齿发生一颗脱落时,而在里面一排的牙齿马上就会向前面移动,用来补足取代脱落牙齿的空穴位置。同时,鲨鱼在生长过程中较大的牙齿还要不断取代小牙齿。因此,鲨鱼在一生中常常要更换数以万计的牙齿。据统计,一条鲨鱼,在10年以内竟要换掉2万余颗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