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55

第55章 “草枯鹰眼疾”——鹰与电子鹰眼

小问号

人是万物之灵。可是,人不是万能的。即使我们的眼睛能明察秋毫,可是与鹰眼相比也逊色无比。据解剖学家研究发现,鹰眼与人眼不同。人的眼球视网膜上只有一个“中央凹”,其光感受器的密度每平方毫米约14.7万个感光细胞,这也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而鹰的眼球具有两个“中央凹”结构,在“中央凹”处的感光细胞数目很多,达到每平方毫米100万个左右,所以鹰眼要比人眼的视觉敏锐得多;鹰眼的瞳孔直径是人眼瞳孔的2倍左右。想一想,鹰眼有多厉害!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电子鹰眼……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使鹰眼的名气变得家喻户晓。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鹰眼究竟有多厉害,不要说古代的学童说不清楚,就是现代人,如果不是从事科普工作或者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也讲不出子丑寅卯。

在动物王国,鹰眼是被公认的最发达的视觉器官。它翱翔在2000~3000米的高空时,两眼能够虎视眈眈地扫视地面上的猎物,甚至能够一下子分辨出在地面上快速奔跑的是野兔还是田鼠,并能够从高空俯冲而下,轻而易举地抓起在地上奔跑的猎物。这不仅得益于它那对宽大翅膀、锐利的爪子,还归功于它那双敏锐的眼睛。因此,有人称鹰眼是“魔眼”。的确,鹰眼与众不同,眼球特别大,瞳孔也比较大,视网膜很厚,是一般的鸟眼所无法企及的。在一定范围内,瞳孔越大,分辨率越高。简单地说,鹰眼比人眼看得远,但是人眼近距离识别东西却远胜于鹰眼。只是隔一定的距离来观察物体,人眼是远远不如鹰眼的。侦察机发明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从事侦察的飞行员为看不清目标而发愁。我们都知道,侦察机是用来进行空中侦察的,主要是为了查明敌方的武器部署、军队调遣、地形特点以及与作战有关的其他情况。从侦察的区域来看,包括对地面的侦察、空中的侦察和海上的侦察等。可是,当飞机在6千米的高空飞行时,驾驶员只能看到两侧8~9千米和前方10~20千米的地面。更为遗憾的是,即使借助雷达,也很难分清地面上的物体是军车、货车或者是以假乱真的诱饵。

“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军事专家受鹰眼的启示,综合利用仿生学上的研究成果,制造了电子鹰眼系统。这个装置系统里有带有望远镜的电视摄像机,还装配了显像用的电视荧光屏。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可以从荧光屏里看到飞机下面宽阔视野的所有景物。有了这样一套先进系统,像U-2这样高空侦察机,即使飞到2万米高空,也能清楚地拍摄到地面情况,并把观察到的情况直接发往地面接收站,使指挥机关及时了解侦察到的情况。同时,电子鹰眼还能把观察的情况储存起来,保存在录像带上,以备需要时直接显示在电视屏幕上。从此,电子鹰眼在高空侦察上屡建奇功。

电子鹰眼装置不仅能使飞行员迅速准确发现和识别地面目标,还能控制发射远程电子光学武器或激光制导武器。武器专家还研制出具有“鹰眼”系统的“鹰眼导弹”,它能像老鹰跟踪田鼠一样,紧紧锁定自己要寻找的目标,识别出是飞机还是坦克,咬紧不放,直到炸毁目标。

“小档案”

U-2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开发,绰号“黑小姐”,属于高空间谍侦察机,1955年首飞,飞行高度达25000米,飞行员必须穿上宇航服。它的机体为了减轻重量,机身全金属薄蒙皮结构,机身十分细长,也导致了U-2具有明显缺点。几十年间,它征战全球,侦察过苏联、古巴、朝鲜、中国、越南等国家。1960年5月1日,苏联红军使用地对空导弹攻击时,导弹在机体附近爆炸,爆炸产生的气浪导致飞机坠落,在坠落前机体已被严重破坏,飞行员跳伞逃命,被苏军抓获。这是美国U-2型高空侦察机第一次被击落。此后,这种飞机很少到苏联领空进行间谍侦察活动,但是改造升级后的高空侦察机仍频繁地活跃在世界间谍战的大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