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115

第115章 “长生不老”不是梦——冻犬与器官复活

小问号

据报道,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特斯德市郊外,在一栋灰色的单层建筑里正进行着一项很受争议的先锋性试验——人体冷冻术!在进行试验的贮藏室内,有一组不锈钢槽柜,里面常年保持着零下350华氏度的低温。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人体冷藏机构,除了69名已冷藏的志愿者外,还有746名已付费成员,以及26只宠物被冷藏起来,希望若干年后“醒来”。这也是人类向死亡挑战的尖端研究,汇集了人类目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那么,人类是受什么启发才萌生这样奇怪的念头?是否能如愿以偿,长生不老?

人类一直在关注冷冻技术与生命的健康问题。

最早,科学家发现一些小虫,如线虫、熊虫等,它们在脱水10年后,照样能吸水复活。他们在发现这种现象后,就产生一种想法:冰冻的动物解冻后,还能不能复活呢?后来,美国的一位动物学家将一些青蛙在零下4度到零下9度,冰冻了5~7天。解冻后,在2~4天内,这些青蛙全部复活,并研究发现:蛙的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物质——甘油,这种甘油能保护它们在冰冻过程中免受伤害。除此而外,哺乳动物脂肪代谢的正常产物——二甲基氧化硫,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冻作用。

1983年,美国农业部的一位专家将在零下20度的家蝇胚胎解冻后,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充满着生机。可是,科学家却一时无法揭开动物解冻后复活的奥秘。

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理学家哈尔·斯顿伯格做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试验。他用自己的一只3岁爱犬“马诺斯”做试验,让它的体温降到摄氏零下30度,爱犬的脉搏、呼吸及血液循环完全停止,15分钟后解冷恢复正常体温,爱犬复活,又能汪汪叫。这个实验震惊了整个生物界。1987年,美国的《发现》周刊就曾用“今日一只冻狗,明日一个冻人”为题,发表了这个内容。

科学家把牛、羊和家兔的早期胚胎保存在零下197度的超低温下,使用时即放入养母的子宫内。用这种方法贮藏小鼠的胚胎已达5年之久。纽约阿巴特医科大学还对一位植物人进行抗低温试验。这位植物人在7年之中,脑细胞处于昏迷状态,但内脏器官功能健全,每天靠吊盐水、注射营养液维生。医生把他的体温有时降到26℃,有时再降到15℃,有时升回正常体温,如此反复做试验,在长达7年之中,他不但没有死亡,后来还重新苏醒,成为正常人。这项临床试验使研究人体冷冻技术者大受鼓舞。

可见,美国生理学家哈尔·斯顿伯格“冻狗复活”的成功实验,已极大地鼓舞着动物研究专家的斗志。目前,在医学上,将移植的皮肤和角膜加入甘油或二甲基氧化硫,在低温下就能冷冻保存,而后成功地进行手术;在许多国家,目前已有冷冻精子库、冷冻血库、冷冻器官贮存库等;从发生意外事故的死者身上取下来的心脏、肝脏、肾脏,用冷冻的方法保存几天,然后解冻应用,其功能丝毫无损。这一切无不让我们浮想联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创造这样的奇迹——冻人复活。那么,人类“长生不老”将不是梦。

“小档案”

在医学史上,还有一只生病的狗为人类揭开糖尿病“奥秘”的趣事。1889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德国大学的冯梅林教授在路过斯特拉斯堡的大街上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条卷毛狗在一棵树下撒尿后,立即有许多苍蝇聚拢过来。他想:“苍蝇为什么对狗尿那么感兴趣呢?”凭着敏锐的直觉,觉得这狗尿里一定含有什么新的成分。后来,他对狗尿进行了化验,发现,狗尿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接着又找到了原因——狗的胰腺坏了,已失去了应有的功能。30年后,加拿大的一个名叫班丁的医院讲师,在冯梅林教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潜心的研究,终于从没有胰腺的狗撒的尿上得到启发,发现胰岛素是一种荷尔蒙,是从胰腺中产生的,它能促使肝脏去除血液中的葡萄糖。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的人就要患糖尿病。这一发现填补了医学史上的一大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