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106

第106章 第一百〇 “江海湖泊养育的骄子”——鱼与“第六感觉”

小问号

如果说鸟儿失去飞翔的天空,无异于失去翅膀的话,那么鱼与水的关系就更特殊、更重要:没有水就没有鱼的生命!鱼,是“江海湖泊养育的骄子”!因此,鱼千变万化,各种各样,有的模样长得很古怪,有的生活方式很奇特。总之,为了适应水里的生活,鱼在不断地进化、努力地改造自己,包括形状、功能等都在生存的竞争中渐渐趋向完善,或渐渐走向亡种灭族。鱼,让人类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明创造,包括“第六感觉”、“水下发射导弹”、“水下电波发射机”、“音响集鱼装置”等。想一想,这些发明创造与鱼之间有什么样关系?对社会进步产生了什么作用?

鱼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本领也各有千秋。

鱼的身体结构非常特殊,它能在完全黑暗的水里,特别是海水或深水中,正确地探测到水流的方向和障碍物的位置。那么,鱼依靠的是什么呢?有的鱼有眼睛,有的鱼眼甚至完全弱化,成了瞎子,可是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鱼身上有神秘的“第六感觉”,这就是它的侧线。鱼的侧线是由上千个细小的细胞所组成,这些细胞延伸到鱼的整个身体,形成一条很细的线,因此人们叫它“侧线”。受此启发,不久前,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专家开发出一套人工侧线,它能让水下机器人也拥有“第六感觉”。当然,鱼身上的那微小细胞在机器人身上变成了小硅片,这些小硅片能够对水流作出感应,从而帮助机器人辨别水流方向、障碍物等,更好地指导机器人在水下活动,找准想去的方向。

鱼不论生活在水下或水面,都要捕捉食物,而且各有所长。生活在南亚海洋中的射水鱼,身子是银色的,身体侧面有黑色的纹路,以“百发百中”的射技著称。它们经常在水面上游动,一旦发现水面附近有小虫就立刻调整姿势,把嘴尖微微露出水面,迅速喷出一股很急的水注,把低飞的小虫子瞬间“击落”。由于射水鱼有这种奇妙而高超的技能,人们都称它为水中的“神枪手”。科学家发现,射水鱼能够准确击落猎物,得益于它那不寻常的眼睛。原来,射水鱼的眼睛不仅大,而且鼓鼓的,能够自由转动,视网膜也特别发达,甚至在黑暗中都能看见物体,再加上射水鱼还有一套精巧的喷射机构,这使得它能够“百发百中”。受此启发,导弹发射专家把射水鱼的这套本领移植到水下工程中,改进了水下导弹发射技术,提高了水下发射导弹对目标的命中率。

水下世界并不是寂静无声的。鱼儿在水下唱歌、讲话,要传递各种各样的复杂信息,尽管内容复杂,我们人类听不懂,可它是客观存在的。如:青花鱼,它能发出一种信号,和百米之外的同伴说“悄悄话”,甚至有时候还能把信号从水中发射到空中!鱼儿的这种高超本领让人类自叹不如,目前我们虽然可以用无线电波联络到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但是在水下通信的成功率就差得多,效果不如人意。受青花鱼在水下发射信息的启发,人类模仿出一种水下电波发射机,这种发射机能够与250米远的水下目标建立联系,从而提高了水下通信技术水平。

鱼儿有自己的“语言”。人类在研究鱼的生活习性时还发现,它们善于发出独特的声音以宣泄情感。如:小黄鱼发出的声音像青蛙叫一样,大青鱼会发出像小鸟一样的声音,鳓鱼发出的声音好像刚刚学二胡的人所拉出来的声音,箭鱼和鲨鱼在搏斗时会发出惊天动地的厮杀声,令人恐怖不安……受此启发,仿生学家在努力破解鱼儿的“语言”,希望解开鱼儿情感世界的奥秘,现在已设计出一种音响集鱼装置。它由钢丝录音带、电力增幅器、扬声器等部件组成,这种装置能根据不同的捕鱼需要,发出不同的声音,让鱼儿误以为是同伴在召唤它,于是“自投罗网”。尽管这种引诱在鱼的世界是“不道德”的,可是对于提高渔业捕捞水平,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

有趣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央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研制的自动电子机器鱼,动力装置采用太阳能充电,当动力不足时可以浮出水面自行充电。机器鱼的尾翼由一种可变换形状的特殊金属制成。当电流通过时,金属发生收缩反应,尾翼向一边摆动,电流被阻断后尾翼又会恢复原状。科学家通过控制这一金属尾翼中的电流强弱,就能使机器鱼最大限度地模仿鱼类的游动姿态。

鱼,对人类来说,永远是诱人的,研究和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小档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的鱼没有头,如:文昌鱼是我国特产,它的美味享誉世界,但是从形象上来看,它并不雅观,既没有头,也没有鳞片,身躯是半透明的,正处于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一个中间阶段,是动物进化史研究中的活化石。有的鱼头长角尾长刺,如:犀鱼,从红海、印度洋到太平洋的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丛间,都会发现它的身影,头上长着长长的角,尾巴上长着尖尖的刺,喜欢成百上千地群集在一起,以头上的角和尾上的刺作为进攻和防守的利器。有的鱼长着四只眼,如: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河流里的这种鱼,两眼突出在头部,每只眼睛由一条水平的黑色的带分隔成两半,各个部门各有不同的构造,各有自己的焦距,上眼能够看到天空的东西,下眼能够发现水里的物体,真是奇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