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阳阳和妈妈在客厅玩积木,阳阳正在用积木搭一座高高的塔,妈妈看着快到做饭的时间了,就对孩子说:“阳阳,妈妈要去做饭了,你自己再搭会儿积木,等妈妈做完饭再陪你玩。”
阳阳正玩得高兴,听妈妈这么一说,马上大叫起来:“不行,妈妈要陪我玩。”
“妈妈要去做饭,你不吃饭了吗?”
“那也不行!”阳阳说着,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也生气了,“你怎么听不懂话呢?哭,哭,你哭吧,你就使劲地哭吧,我走了!”妈妈说完,气鼓鼓地摔门进了卧室!
阳阳也急了,索性坐地板上嚎啕大哭起来。任凭家人怎么哄,也无济于事。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困惑吧:孩子怎么听不懂大人的话呢?怎么越说哭得越厉害呢?怎么一点也不听话呢?
还有一些父母反映说,因为自己会经常开玩笑说自家宝宝是“小笨蛋”,深深伤害了一个小男子汉的自尊心。那么小坏蛋、小笨蛋、丑丑等昵称,或者父母善意的一句反语,孩子又是作何理解的呢?
调查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然会从字面上理解父母说的话,如当一个5岁大的孩子,浑身脏兮兮地从外面跑进卧室,大人哭笑不得地说:“你浑身可真是干净!”孩子可能不会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会信以为真,以为父母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脏东西,而不会感觉到要父母的语气是在批评自己,他不会认为父母的语气是有意说反话。
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是无法理解“反话”的。孩子的行为能力以模仿学习为主,要让孩子怎样做,父母就要先做给孩子看。孩子对一些语言指令往往不会有直接反应,所以父母应该辅以身体语言,如手势、动作,让孩子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因此,父母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反话”和“气话”,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积极的榜样和正面的引导。
那么,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从而使孩子听从自己的指令呢?
与其在事后发火,不如事前先给孩子一些提示的话语,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
比如,妈妈可以在开始游戏之前就先告诉宝宝:“宝贝,现在是11点半,妈12点要给宝宝吃饭,不然宝宝肚子饿,就会影响长个子。吃完饭以后妈妈再陪宝宝一起玩半小时。”
虽说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但是听从妈妈的安排,他大概会知道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就会比较有心理准备,到需要改变活动时,也能比较容易接受。
同时,由于孩子的记忆力保持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忘记和父母的约定,因此父母还要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如“宝宝还有10分钟”,以防孩子因为忘记而“变卦”,这样宝宝就有意识了。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在游戏结束之前要“事先声明”,让孩子想起自己的承诺,也提醒孩子兑现自己的承诺。
婴幼儿、学龄前孩子学习以模仿为主,要让孩子怎样做,父母就要先做给孩子看。父母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反话”和“气话”,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积极的榜样和正面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