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10664500000092

第92章 甘心节俭,造福子孙

朱元璋在勤政的同时,也非常注意节俭。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互为因果。作为富有天下的皇帝,只有处富不奢,才能勤于政事,不忘自己的本职;也只有勤于政事,才能认识到骄奢之害。朱元璋虽然早年家境困顿,经常遭受饥饿的威胁,但他一生拥有财富,并未被财富所腐蚀,而是保持节俭的品德,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朱元璋并不是不爱财富,而是能够善于支配财富,不为财富所累。他为了使自己处富而不淫,特地把唐朝李山甫的《上元怀古》诗抄写在屏风上,暇闲时则吟唱自省: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在,雨花烟草石城秋。

因为南京曾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而这六朝皆是偏安短命的王朝。所以,朱元璋对六朝天子沉溺歌舞风流,追逐腐化奢侈而导致亡国的教训非常重视。他把六朝天子作为一面镜子,决心不步他们的后尘,塑造自己的新形象。

为了遏制奢侈之风,朱元璋尽可能地从自己节俭做起,并引导天下特别是百官的消费趋向。他在处理政事之余,不亲近女妓歌舞,不饮酒作乐。每日饮食,多为粗茶淡饭,日用器物也尽量从简。据说,他的睡床,除了金龙装饰之外,与百姓家的睡床没有多大区别。朱元璋用的车舆器具服饰等物,依照惯例该用金饰的,他下令以铜代替。负责制造的官员大为不解,认为用不了多少金子就可以完成的,对此,朱元璋说:“朕富有四海,难道吝啬这点黄金?只是考虑到提倡俭约。朕若不能身先示范,就难以约束百官。况且奢侈都是由小到大的。”

早在龙凤十二年,朱元璋准备营造宫室,管工程的人打好图样给他看,他一拿过来,立刻将雕琢考察的部分去掉。

之后,又对中书省臣说,宫室只要坚固就可以了,何必过于精心雕琢呢?

历尽千辛,创大明基业,对于朱元璋来说,是来之不易的。而守成之业,更是难上加难。朱元璋出生农民家庭,参加义军之前亲身体会到生活在最低层的劳动人民是如何的艰辛,因而生活节俭,从不奢侈,对自己要求是比较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