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10664500000022

第22章 主动出击,巩固江南根据地

朱元璋兵戎相见,节节胜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着眼现实:顾大局、存实力;统筹战局、观察形势、扩展势力,计谋主攻有序;神机妙算最后一招:南征北战,推翻元朝,建功立业。

朱元璋攻占应天之后,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自己在群雄并起之际,不过是有了一块自己的立足之地。他的地盘只是以应天为中心,西起滁州至芜湖,东起句容至溧阳这么一块狭小的地方。他非常清醒地分析了自己面临的形势:地盘不大、兵力不强、四面受敌,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危险。朱元璋当时所处位置是:东边有元军据守镇江;西面徐寿辉的势力已达池州(今安徽贵池);南边元将八思尔不花扼守徽州(今安徽歙县)和宁国(安徽宣城);东南张士诚占据平江、常州和浙西地区;东北边青衣军张明鉴据有场州(今江苏江都)。除此以外,元将石抹宜孙守处州(今浙江丽水),其弟厚孙据婺州(今浙江金华),宋伯颜不花占衢州(今浙江衢州),形势很不乐观。不过,朱元璋没有因此而害怕,他总是这样想:军事形势虽然严峻,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发展的机会,他着眼全局,分析时局,元朝自脱脱死后,统治阶级内部更加腐败,皇帝天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造龙舟、造宫渭、建房屋、玩天魔舞女。整天沉浸在游玩享乐之中,大臣们又相互倾轧、争权夺势,元朝的统治日益没落,就像一轮快要落山的太阳。而当权者却浑然不觉,各地农民起义军乘机大举进攻,元朝江山危机四伏。

农民起义军频频出击,刘福通三路北伐,把元朝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牵制在北方,使他们没有办法顾及到东南方向的朱元璋。刘福通在北面、徐寿辉在西面、张士诚在东面,三路大军为朱元璋筑起了三面屏障,将元朝的主要部队隔在外面。朱元璋正确地分析了形势,准确地抓住机遇,制定出进攻的正确战略:主动出击、巩固应天、站稳脚跟、谋求发展,达到这个目的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确保应天府,肃清周围敌对势力,攻取镇江、宁国等要地。二是要解决军队长期粮草供应问题,这样才能安定军心民心。

1356年(龙凤二年)二月,张士诚将平江改为隆平府,以承天寺为宫室,设置百官。不久又攻占了无锡、常州、湖州等地。

三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率汤和、廖永安、张德麟等统兵攻镇江。镇江,乃应天东面的门户,也是长江下游军事重镇。如果镇江落人张士诚手中的话,他就可以逆流而上,直捣应天,朱元璋明白,这块地乃应天咽喉,决对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在攻城前,朱元璋为了严肃军纪,提高战斗力,他和徐达商定了一条苦肉计,利用徐达的威信,激励将士的斗志,他故意找徐达的错误,然后要把徐达处以死刑,李善长等文武官员再三为其求情,朱元璋才答应让他带罪立功,攻取镇江,并且不许烧、杀、掠夺,否则罪加一等,为了能够免去徐达的罪状,将士们果然个个神情激昂,奋勇直前,一股作气攻克了镇江,徐达号令严明,将士们没有一个不听的,城中的百姓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受到骚扰,因此,对义军非常拥护爱戴,和元朝的军队简直是有天壤之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浙西大部分地区为张士诚占有,为了解除来自张士诚的威胁,朱元璋在攻占镇江之后,又派兵攻占了金坛、丹阳等县,六月,朱元璋又命邓愈等领兵攻占了广德,使应天东南有了屏障。接着他又派儒士杨宪,带着朱元璋亲笔信和张士诚通好。但是,张士诚当时并没有把朱元璋放在眼里,他不仅把使者杨宪扣留了,而且还花重金诱降了徐达手下将领陈保二,并让其攻打镇江,朱元璋特别愤怒,便命徐达在龙潭(今江苏句容县北)痛击陈保二;陈保二大败而逃;张士诚又派兵攻宜兴,守将耿君用战死。朱元璋得知张士诚派兵攻打镇江的消息后,决定放弃和平方式以武力对付张士诚。他命徐达、汤和率军攻常州。因为派去的兵力不够,攻了许久都未成功,于是,朱元璋又增兵三万,而张士诚也增兵数万守城。兵力相等,久攻不下,徐达决定智取。他首先把精兵埋伏在城外,自己亲自率军增援,命王均用铁骑横冲敌人阵营,敌军大乱,策马想逃回营地,正好中了埋伏,结果大败。

八月,张士诚的元帅江通海投降,张士诚愤怒万分,命史文炳率水师数万攻嘉兴,结果又大败而回,而战船也损失了许多,这时,张士诚感到朱元璋决非等闲之辈,不可轻视,于是他派使带信向朱元璋求和。信中说道:“前蒙你遣使通好,而我却愚昧不明事理,以致贻误时机。现在你发兵围我昆陵(今江苏常州),愿与贵军讲和,以解困厄。情愿年给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作为犒赏三军之资。从此各守封疆,则我不胜感恩。”朱元璋回信讲:让他归还扣留的使臣和将校,并每年送粮五十万石,则即刻班师。

张士诚看完回信后,觉得要价太高,没有答应,第二年亡半年,朱元璋派兵攻占了长兴、江阴等地,长兴、江阴乃军事要地,此处一失,张士诚则不敢擅自出兵,朱元璋派大将耿炳文守长兴,又命吴良、吴祯兄弟守江阴,至此,张士诚西犯镇江的道路被截断。后被迫无奈竟投靠了元朝,被封为太尉。

宁国是应天的南天门,抢占宁国是朱元璋在军事上保卫应天的又一关键。宁国现被元军占据,以后无论落人谁的手中,从宁国出兵随时都可顺利的进取应天,对朱元璋非常不利,更重要的是它阻碍了朱元璋出击东南,夺取浙江的通路。1357年(龙风三年)四月,徐达、常遇春奉命攻打宁国,元将别不花、杨仲英、朱亮祖率军坚守城池,再加上宁国城小坚固,徐达等攻了许久都没有攻下,而且常遇春在战争中中箭受伤,朱元璋知道后,亲自带兵到宁国督战,并命令赶造飞车,朱元璋身着铠甲,令驾飞车分数路并进齐攻宁国。守将杨仲英抵挡不住,大开城门,请降,徐达乘势攻人城内,活捉了朱亮祖,收降士兵二十万。朱元璋又派兵攻占了绩溪、徽州、休宁、黟县和婺源等地,5月,常遇春在池州路总管陶起祖的帮助下,占有池州。同时,缪大亨受命攻取了扬州,青军元帅张明鉴投降。经过一年多的征战,朱元璋率众将官先后攻占了镇江、广德、长兴、常州、宁间、江阴、常熟、徽州、池州以及扬州等重要军事重镇。从军事上确保了应天,巩固了江南根据地。在攻占徽州时,邓愈向朱元璋推荐了朱升。朱升是当时一位有名的儒家学者,休宁人,后移居徽州,有学问,曾中进士,出任过池州学正,后隐居家乡石门山。1357年(龙凤三年)四月,朱元璋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的做法,“微服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向他请教夺取天下之策。朱升向朱元璋献计,他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著名策略,他劝诫朱元璋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建立巩固后方,努力发展生产,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增强,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做军粮,而且目标不要过大,不要过早称王。朱元璋对他的见解赞赏有佳,并诚肯地请他做自己的谋士。

朱元璋占领应天以后,队伍在不断地扩大,很快就发展到十几万。兵不可一日无粮,当时,常年征战,军需主要靠“捎粮”,也就是寨粮,他知道要想真正巩固、稳定江南根据地,除了军事上的保证之外,还必须解决粮食问题。他曾说:“凡人敌境,听从将士捎粮,如果攻城池时遇到抵抗,任凭将士检括(抄掠),抄掠的财物归自己占有,如果投降不抵抗,要安民,不准掠抢,这样,将士们人人奋力向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胡大海和常遇春对这种获取粮草的办法并不赞同。他们认为,攻占一个城池容易,而巩固这个城市靠的是百姓的支持,粮、税都出自百姓,老是捎粮,百姓担负不起。应该采取其它措施,朱元璋也认为他们讲得有理,但就目前的状况,老百姓还是要拿一点,其它的由部队自己解决,朱元璋借鉴当年曹操屯田的经验,于是,下令屯田,他下令兴修水利、灌溉土地、恢复发展、开垦荒地、且耕且战,并且以生产如何作为赏罚的标准。一年后,屯区解决了本部的需要,而且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两年后,军屯和水利两项措施卓有成效,军队保证了自己的军粮供给,1360年(龙风六年)五月,朱元璋下令各州县不许再收寨粮,老百姓对这一举措非常拥护,并深表感激。在屯田的同时,朱元璋还着手建立了一个管理民兵的万户府。朱元璋讲:“古时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闲时练武。现在是兵争之际,应该因时制宜,所有郡县,抽取民间壮丁,编作民兵,由民兵万户府统领,农时耕种,闲时练习战阵,一旦有事即可用之征战。战争结束,有功的封赏,无功的还职为民。这样,民无坐食之弊,国无不练之兵,战无不胜,守无不固,这就是寓兵于农的意思。”朱元璋就是这样一面把作战队伍和生产队伍合二为一,一面又把地方队伍同出征作战的军队区别开来,既提高了生产力,又提高了战斗力,并且两项也不会发生冲突,朱元璋终于在群雄齐争的战争中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坚强后盾,让自己在这个豪杰辈出的年代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