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10664500000012

第12章 雄霸天下,基于扩展势力招兵买马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群雄逐鹿,剑拔驽张,争夺权力。朱元璋深深感到自己势单力薄,欲想夺取天下,贵在悟明:招兵买马、广纳贤士、出谋献策、风雨共济,这才是图谋天下的大计。

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彭大、赵均用投奔濠州,元军也尾随而来。濠州被元军整整包围了七个月之久,形势危急。这段时间里,朱元璋曾奉命突围而出,攻打萧县、灵壁和虹县,试图分散元军的势力。正当元军即将对濠州发动总攻之时,主帅突然病死,士兵无心恋战,解围而去。被围了几个月的濠州,此时城中的存粮基本上吃光了。朱元璋找了些熟人,弄到一些盐,换回几十石粮食,总算解决了郭子兴的燃眉之急。朱元璋是个志向远大之人,他在军中呆的时间长了,对各种事情看得越来越透彻,渐渐觉得这帮人治军无方,驭下无道,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他还深深地认识到,在这群雄割据、争夺激烈的局面下,不发展自己的武装,不招揽英豪为己所用,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他禀明郭子兴,回到故乡钟离招募士兵。不到十天,就募集了七百人。他将队伍带到濠州,交给郭子兴,自然,郭子兴非常高兴,提升他为镇抚,并把这七百人交给他统率,后来,又升他为总管。可以这么说,钟离之行是朱元璋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他培植自己亲信势力的开始。朱元璋越来越不适应濠州城里的气氛,朱元璋觉得整天和胸无大志的人呆在一起,简直是浪费自己的生命,他不能忍耐下去了。至正十三年(1353年)底,他把自己统率的七百人交给别人,只带着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常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前往定远发展势力。这二十四人可谓是“龙虎际风云”,他们此后一直追随着朱元璋,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建立后三人封公,二十一人封侯。

这次出行很不顺利,工作刚刚开展,朱元璋就患了重病,只得返回濠州治疗,过了半个月,才有所好转。这时,他听说张家堡驴牌寨屯居着一支三千人的民兵,主帅与郭子兴相识,这时正断了粮,处境艰难,何去何从,尚未决断。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朱元璋觉得这是扩充势力的大好机会,不顾大病刚刚好转,身体虚弱,找到郭子兴,请求派自己前去招降。郭子兴问需带多少人,朱元璋说人多易生疑,带十个人就可以了,去张家堡的路上,朱元璋又犯了两次病,只得走走停停,一百多里的路竞走了六天,到了驴牌寨,见了主帅后,朱元璋对他说:“郭公与你是老相识,他听说你们缺粮,又得到消息说有别的军队要来攻打你们,特地派我来报知一声。如果你们愿意跟随郭公,就与我一起回去。不愿意,也要赶快移到别处,以避来犯之敌。”

主帅思来想去也没有办法,想不出其它主意,又见他说得真诚,就与朱元璋交换了信物,说等收拾好行装,就到濠州归附。朱元璋见主帅如此说,便将费聚留下等候,自己先回濠州,不料过了三天,费聚来报,说事情有变,驴牌寨主帅想要把队伍拉到别的地方去。朱元璋立即带着三百名士兵赶去,费尽唇舌,但主帅仍是犹豫不决,朱元璋便定下一计,让人请主帅议事,趁机将他挟持而去,离开营寨十余里后,又派人到寨中传话,说主帅已经选好了新的营地,让部众移营,部众信以为真,便烧了营寨跟着去了,主帅见大势已去,没有办法,只得归降于他。紧接着,朱元璋又带兵去豁鼻山,招降了以秦把头为首的一支八百人的武装队伍。

朱元璋对收编而来的队伍进行了集中训练,在较短时间内,他们的战斗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久,他就率领这支部队攻克了屯居横涧山的缪大亨武装集团,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一下子就得到了当地兵民七万多人,从中选出二万精壮,组成一支大部队。朱元璋的声威迅速上升,其他一些结寨自保的地方武装队伍相继来降,使得朱元璋的队伍日益壮大,具备了争雄天下的初步基础。在这些归附者中,最受朱元璋器重的是冯国用、冯国胜兄弟。他们自小读书,精通兵法,来归后,朱元璋向他们征询计策,冯国用说:“金陵(今南京)龙蟠虎踞,自古帝王多有建都于此者。应当先攻取金陵,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不贪图财宝美女,天下是不难平定的。”朱元璋闻听此言,不由得喜上眉梢,他的心中开始有了一个平定天下的初步纲领。

对归附而来的队伍,朱元璋总是重新组编,命人率领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人以前都懒散惯了,刚开始时,总是抱怨,朱元璋训诫说:“你们人多势众,却轻易地就归我所有,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将领缺乏纪律,士兵缺乏训练。现在训练你们,是要你们都懂得纪律。大家要共同努力,以建立功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这些原来的杂牌军队成了一支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的部队。山小难容猛虎,池浅难容蛟龙,朱元璋建立起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后,就把目光投向远方,他要率军离开濠州,去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