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美容专家指点
10659800000017

第17章 美容的科学饮食方法

1.饮食要讲酸碱平衡自然界需要酸碱平衡,人类健康与美容护肤也不能忽视酸碱平衡。

健康人的体液是呈弱碱性的,如果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容易形成酸性体质,会使机体新陈代谢降低,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患各种疾病,直接影响皮肤的滋润和光滑,以至长雀斑、痣及色斑,并使人疲倦和精神不足。

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食物的酸碱性,一般粮食类、肉类、禽类、水产类、蛋类、花生、核桃、糖类、用谷物酿制的酒等,含有较多的磷、硫、氯等元素,属于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红薯、土豆、海带、豆类及香菇、黄瓜等,含钾、钙、钠、镁等较多,为碱性食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偏爱酸性食物,人体虽然有自动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但能力有限。因此,要保持身体健美,就要适量多吃碱性食物,减少患病的机率,预防皮肤病,也维护皮肤的健康。

人类皮肤可分为酸性皮肤与碱性皮肤两大类,由皮肤表面的酸碱度(pH值)而定,其数值以pH值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健康的皮肤呈弱酸性,pH值为6为最佳,如pH值超过6.5时皮肤细胞就会受破坏,皮肤变得粗糙和容易过敏,或长湿疹、斑疹等。有趣的是,人体内pH值与皮肤pH值在正常情况下刚好相反,即酸性体质的人皮肤会碱性化,这对皮肤健康产生很大威胁。

通常干性皮肤皮脂分泌量少,pH值会大于7而呈碱性,因此,在清洁面部时宜选用微酸性的香皂或洗面奶,并少用冷水洗脸,避免将脸越洗越干,同时在饮食上注意控制酸性食物进食量。油性皮肤与干性皮肤正好相反,油脂分泌量多,容易阻塞毛孔引起毛囊炎或疖,故应先用中性或偏碱性的洗涤用品,最好使用温水或热水洗脸,最后再用冷水擦脸以减少皮脂的分泌,清洗面部的次数也应多一些,每日三四次,同时注意控制油性化妆护肤品的使用量。

酸碱平衡是现代保健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并事关美容护肤好坏,多点想酸思碱,会助你多增添几分美丽。

2.宜因人、因时、因地、因病选择饮食现在人们吃东西,一般都是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好吃,就吃什么,菜越丰盛越好,鸡鸭鱼肉最好样样都有。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来选择饮食。比如,明明自己的身体已经超重,还要吃肥甘厚味等高热、高脂肪的食物,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产牛;明明自己的身体很瘦,经常上火、口渴、咽干、大便难、小便黄,还要津津有味地吃姜、葱、蒜、辣椒,火上浇油,瘦上又瘦。还有的得了病,应该忌一些食物,如水肿病忌盐,糖尿病忌糖,但因为想吃,就又不顾三七二十一,吃了再说。诸如“拼死吃河豚”的也是大有人在。

那么,怎样吃才科学呢?

首先要做到因人而吃。因为人有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的不同,故饮食的选择亦应不同。中医养生学提出老人饮食六宜;食宜早、食宜缓、食宜少(尤其是荤、腥、油腻之物宜少)、食宜淡、食宜暖、食宜软。而青壮年、婴幼儿则不同。如青少年应多吃些西红柿、胡萝卜、土豆、芸豆和碗豆等蔬菜,因为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而老年人则应多吃些茄子、洋葱,因茄子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能起到柔和血管壁,防止老年人多发的高血压和脑出血。妇女因月经、带下、胎产的不同,饮食亦应有所区别。如妇女在妊娠期,母体应增加营养摄入量,像蛋白质以日增30g为宜。而锌在血液中浓度会因妊娠降低30%~40%,故应多吃些含锌的食物。此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物产的不同,因而饮食也应不同。如居住在高原地区的国家,人们应摄取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每日除摄取必需的谷类外,还要摄取足够的鱼、肉类、禽蛋类、乳类、大豆制品、油脂类、蔬菜和水果等。还有职业的不同,对饮食的要求也不同。如飞行员就应有特殊的营养,因为人在飞行中,消化器官的分泌减少,运动变慢,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飞行前和飞行中的膳食,脂肪含量不宜过多,应少吃肥肉及油煎油炸的食物。而糖类容易消化吸收,在体内氧化供能快,可适当提高其供给量。又如中小学生学习繁重,又正值长身体阶段,故可课间加餐,以食入150g鲜奶加50g糕点为宜。

其次,饮食要因时。饮食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一部分,不同季节有相应的食品种类可供食用。因此,饮食应随外界四时气候递迁有相应的区别。由此可知,按照季节特点,寻求相应适宜的食品以养生保健,这也是吃的一大学问。祖国医学认为,春季为肝旺之时,而肝旺则会影响到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故中医养生学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麦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所谓减酸益甘,是指春天要少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多吃一些甜味的食物。因为酸味的食品吃多了,会使肝的功能偏亢,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夏季,人们的消化功能薄弱,最好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西瓜有良好的清热解暑的功效,可多吃。绿豆粥可以预防中暑,故应常备之。夏季是蔬菜上市的旺季,多吃西红柿、黄瓜、莴苣、扁豆等,对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但夏季湿热的气候环境也适合细菌的生长及繁殖,食物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秋天,各种瓜果大量上市,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瓜坏肚”。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恣意多吃。秋季气候干燥,为了避免燥邪的侵袭,故饮食调整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准绳,多吃些柔润的食品,如芝麻、乳品、糯米、蜂蜜等等。冬天,气候严寒,应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鱼。在调味品上,要多吃些辛辣的,如辣椒、胡椒、葱、姜、蒜等。特别应注意冬季蔬菜品种不多,应尽可能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如雪里蕻,绿豆芽等。

还有,要注意因地择食。此指生活的地区不同,饮食要有一定的差异。如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应多吃一些寒凉的食品,而生活在严寒地区的人,可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地区,应多吃一些柔润的食品,而在气候潮湿的地方,要多食一些辛辣的食物。总之,应注意根据地区的不同,及时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最后,应特别注意因病选食。即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要有一定的差异。如高血压病人,应经常吃一些能降压的食物,如芹菜、海带、香蕉、玉米、花生米等。高血脂病人,宜多食茶叶、大蒜、洋葱;糖尿病病人,应严格控制高糖类食物,可多吃些苦瓜等食品。肺结核病人,应吃百合、白果等食物;白细胞减少者,宜多吃葡萄、蘑菇等。病后,尤应注意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