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柔情、友善的力量,永远胜过愤怒和暴力。这一点上,西方有一句古谚与此异曲同工:“一滴蜂蜜所扣住的苍蝇,远远超过一桶毒药。”其实,这个道理在人类的身上同样是适用的。如果我们欲使他人倾向于自己的意见,就必须先让对方相信你是他真诚的朋友。你应当用柔情、友善去吸引住他的心,这才是控驭他人、化解问题的明智之道。
同情、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且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吃软不吃硬”,对付这种人我们就必须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也就是打动他人的同情、恻隐之心,以赢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了。
人都是具有同情心的,只要你将自己的真实困境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他人就不会不动心。不过,虽然同情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事情马上就就能得到解决,因为对方可能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也会处于犹豫之中,这就要求柔弱也要用得巧妙才是。
林肯在未做总统前,他一直做着律师业务,并且在后来开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有一天,林肯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找上门来,悲痛地诉说自己的遭遇。
原来,老人是位孤寡,没有子女,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出一笔手续费才可领钱,而这手续费的金额高达抚恤金的一半。
听着老人的哭诉,林肯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她打官司,教训一下那个没良心的出纳员。
法庭开庭了。可那位出纳员是口头勒索,没有留下任何凭证,因此法庭指责林肯无中生有。林肯十分沉着,两眼闪着泪花,充满感情地回顾了英帝国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以及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里战斗,如何为了国家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最后,他深情地说:“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她那衰老而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愉快的生活。不过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可是某些人享受着烈士争取来的自由幸福,还要勒索他的遗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良心何在?无依无靠的她,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听众被感动了,法庭里遍是哭泣声,一向不动感情的法官也眼圈泛红。被告的良心被唤醒了,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最后,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成功来源于他的正直善良,充满同情和爱心,并且投入了强烈的感情,从而收到了征服人心的效果。人心都是肉长的,在求人办事的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表示出自己的柔弱无助之状,痛苦之情,可以迅速调动起对方的同情心,使彼此在感情上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问题的解决打下了情感的基础。
人类不只是理性的动物,也是感性的动物,有着丰富的感情,并一般都具有同情弱者的天性。只要你能博得他人的同情,你所求的目的十有八九都可以达到。打动他人的恻隐之心的威力的确是不可小瞧,想一想,当你遇到下面这种情况时你会怎么办?你和某个人为了某件事争论不休,当你占据了情、理、法,各项事实完全偏向于你,而让对方毫无辩解余地时,对方突然泪流满面地求你饶恕,你怎么办?你是说:“好啊,这会儿你无话可说,任凭我处置了吧”,还是说:“噢,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让你难堪,或许我火气大了些”呢?
要打动他人的恻隐之心,说些动情的、催人泪下的话语或装出一副可怜兮兮样子的办法,是打动人心博取同情的技巧。例如,推销员推销产品时,很可能遭到客户的拒绝,但如果过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坚持不懈地再次来了,当客户看到他汗水淋淋,满脸疲惫,却还保持微笑时,再不买就觉得实在过意不去了,于是就会买一点。再如,雨雪天气,人们一般会抱怨出行不便,但这却是推销员上门推销的不可多得的好日子。想想,外面下着雨,他人都躲在家里,而推销员却站在门口,不能不使人产生同情心,因而难于拒绝。虽然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推销员所采取的一种策略,但毕竟他冒着雨雪这样做,对此没人能无动于衷。这种方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他人的恻隐之心。本来不打算买账的人,也会产生“再也不能让他白跑了”的想法,不然他们就会有一种心理负担和欠人情债的感觉。
要知道,柔情、友善的力量,永远胜过愤怒和暴力。这一点上,西方有一句古谚与此异曲同工:“一滴蜂蜜所扣住的苍蝇,远远超过一桶毒药。”其实,这个道理在人类的身上同样是适用的。如果我们欲使他人倾向于自己的意见,就必须先让对方相信你是他真诚的朋友。你应当用柔情、友善去吸引住他的心,这才是控驭他人、化解问题的明智之道。
如果一个人事先对你心存成见,你就是找出所有的逻辑、理由来,也未必能使他接受你的意见;如果再用强迫的手段,更不能使他接受你的意见,即使口服心也不服。但是如果我们和颜悦色,轻语温柔,就很容易引出他的同意。
而“柔弱”一旦被用到人们,特别是女人们身上,便化成了柔情。在生活中,人们常能感觉到柔情那无缝不入的巨大的力量。柔情似水,外柔内坚,柔情乃是人们,特别是女人们一道莫大的心机。而对于灾难、仇隙、怨恨、盛怒、冷漠等问题而言,柔情更能显示强大的力量。
正值经济萧条时期的美国某城市,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在亲朋的介绍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首饰店当售货员的工作,试用期三个月。新年快到了,店里的工作特别忙,姑娘干得很认真,因为她听经理对他人说有留下她的意思。
这天她来到店里上班,把柜台里的戒指拿出来整理。这时她瞥见从门外进来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顾客,衣着破旧,眼神游移不定地看着店里那些高级首饰。
姑娘心神有些紧张。这时,电话铃突然响了,姑娘便急着去接电话,慌乱之下,把一个盒子碰翻了,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落到地下。她慌忙四处寻找,很快捡起了其中的五枚,可是,还有一枚戒指呢?姑娘急出了一身汗。这时,她看到那个衣着破旧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猜到了戒指可能在哪儿。
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柄时,姑娘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有些抽搐。“什么事?”他再次问道。
“先生,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做很难,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是的。”男子脸上僵硬的表情有些松动。
“我想,要是你在我这样的岗位上工作,你一定会尽心将它做好的。”
男子久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呈现在他的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会在这里干得不错。”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她:“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姑娘也立刻伸出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她用低低的但十分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
他转过身,慢慢走向门口,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盒中。
对于盗窃案,一般情况下,人们采用报警、或叫人帮忙抓住盗窃者的方法追回赃物。但姑娘没有,她是利用自己一个柔弱女子的身份,又面临着失业的危机,而用可怜的口吻,乞求对方的良心的发现,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的纷争。毕竟,对方跟自己一样,也是一个深知找工作不容易的贫苦人,可谓同病相怜。
相反,如果姑娘一旦声张,对方肯定不承认,然后要么想办法脱身离去,要么难以脱身时将那枚戒指随手一丢,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但姑娘要赔偿损失,连那来之不易的工作也会因此丢失。
明智的女人都懂得示人柔弱的道理。与男人相比,女人本来就在体力、智慧上占有弱势,如果她们懂得适时地显示自己“软弱可怜”,便很容易赢得男人的同情、援手或爱恋。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她给人的感觉就仿佛如果你不扶她一把,她就会倒下,这样的弱女子,又有哪一个男人不生怜爱之心,她如有事相求,又有谁会不伸援手。
对于柔弱之道,陈小春在《处世三十六计》中如是说:“柔”被柔弱者利用,可以博得他人的同情,寻得他人的援助,从而救自己于危难之中,成为柔弱者寻找保护的一个护身符;“柔”若被刚正者利用,则刚中有柔,正者更正,为天下所敬佩、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