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78

第78章 低一下头,人生路更精彩

记得曾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苏格拉底可谓是深得人生的真谛:懂得低头。

人生在世,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曲一下,就像雪松那样暂时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就像小草那样,灵活地拐个弯,这样就不会被扼杀。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辈导师家拜访。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抬头昂首阔着大步,因为门的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疼得他一边不停地用于揉搓自己的脑袋,一边有些恨恨地看了看那比他的身高略要低矮的门框。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痛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从此,富兰克林牢牢铭记着导师的教诲,并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大师们提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力、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

虽然我们都是凡人,与苏格拉底和富兰克林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也应该时时处处学会低头,懂得低头,敢于低头。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就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要学会低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我们每个人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一生之中,都不可能不说错话,不办错事,因为谁也不是完人,不是“足赤的金子”、“无瑕的白璧”。既然谁也无法避免犯错,那错误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学会低头而后知道自省,就能避免铸成大错以致最终抱憾终身。

著名艺术家梅兰芳在一大戏院演出京剧《杀惜》,演到精彩处,场内喝彩声不绝。

这时,从戏院里传来一位老人平静的喊声:“不好!不好!”

梅兰芳循声望去是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

于是,戏一下场,梅兰芳就用专车把这位老先生接到住地,待如上宾。

梅兰芳恭恭敬敬地说:“说我孬者,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者见梅兰芳如此谦恭有理,便认真指出:“惜姣上楼与下楼之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土为何八上八下?”

梅兰芳一听,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疏漏,低头便拜,称谢不止。以后每在演出,必请老者观看并请指正。

梅兰芳的谦虚大度,不仅使自己的艺术造诣更进一步,也使自己的德行操守胜人一筹,受人敬重。

卡耐基说,每当我看到天上的星星,看着那些一百万年前射来的光,我就会觉得人类的渺小。鲁迅说:“尼采说他是太阳,光热无穷,所以他疯了。”

一堆巨石被山洪冲到草地上,把一片小草压在下面,小草为了呼吸那清新的空气,享受那温暖的阳光,改变了生长方向,沿着石间的缝隙弯弯曲曲地探出了头,冲出了乱石的阻隔。

学会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会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总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低头亦是一种能力。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走得更精彩。

心理学小贴士

不论你的资力、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