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63

第63章 多给孩子一些自信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不要常常责怪孩子,对孩子说一些像傻瓜、笨蛋、没出息这类的话。孩子只有时刻觉得自己很棒,扭转了自己“处处不如人”的意识,自信心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地给予帮助,成功后给予奖励,发现孩子的长处及时告诉他,切忌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要小看孩子,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知道的很多。也不要以为大人什么都懂,他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家长不要以强烈的否定或取笑来对待孩子,不能经常指责、抱怨、训斥、打骂孩子。有的家长一生气就乱对孩子发脾气,或者动手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又去哄孩子,心疼孩子,弄得孩子不知所措,脾气也非常的差,或者个性上变得自卑起来,这是家长的不对。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孩子当做垃圾桶。

帮助孩子培养与伙伴们交往的合作能力,这是使他获得自信的重要基础。当孩子经历挫折失败而心情沮丧时,应表示关怀与安慰,花一点时间同他讨论原因,用鼓励法使他学会接受失败和错误,获得勇气。

有一个编辑在家写稿时,他4岁的女儿吵着要他陪。编辑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女儿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5分钟,女儿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编辑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女儿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编辑一看,果然如此,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女儿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编辑直夸女儿聪明。女儿也因此更加有了自信心,以后做事情处处显得非常自信。

一个人如果在小的时候就培养了自信心,那么,无论在智力、体力或处世能力上都有了基础。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够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推动人取得成功和幸福。

其实,对孩子自信心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平时的做法。而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恰到好处的语气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所谓语气“恰到好处”就是说,家长要将商量、鼓励、信任的语气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因为即使是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孩子没考好时,如果家长用质问指责的语气说:“怎么就考这么点成绩!”会让孩子觉得潜台词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被人贴上了“笨”的标签,自信心就会受挫。如果换上一种柔和、鼓励的语气:“怎么就考了这么点成绩呢?”就表示潜台词是“没关系,咱们来找找原因,下次好好考。”这么做的时间长了,就算是再没自信的孩子,慢慢也会信心倍增。

同时,家长在夸赞孩子做的某件事时,不能太笼统,也不要太轻描淡写。要尽量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好,让孩子觉得不是在虚夸,而是确实在肯定自己的成绩,这样会让他们勇于创造的信心大增。

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也是孩子增加自信的条件之一。因为在成长中遇到的疑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回答,就会令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不自信和不确定。专家认为,父母与孩子沟通,应该准确掌握一些肢体语言:用手摸摸脑袋、拍拍后背以示肯定和鼓励,这些都对建立孩子的自信有辅助作用。

人类本性中都渴望受到赞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如此。所以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帮助他建立信心。

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鼓励小孩说出恐惧,并表示出同情、理解,帮助他消除恐惧。对孩子的成功表示赏识,让他相信如果继续努力他会做得更好。创造条件让孩子不断取得胜利,就像下棋一样,让他在不断的赢棋中培养进取精神。

对孩子不要过度的保护和溺爱,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给孩子自行选择决定的机会并使他看到正确的结果。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是孤独的,缺少与小朋友之间的沟通。父母不能以为小孩的问题简单,谈论内容没有成人的意义而不理睬或嘲笑他,成人需要用小孩的语言跟他认真讨论他的事情,让他学着去做事情,尽管他做得没有你做得完美,但这是学习的开始,这样才能够锻炼他的沟通能力,建立他的自信心。

培养自信,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好。但自信不同于骄傲自大。如果一直以来,孩子只懂得自己好,难免会变得自信心膨胀。所以某些时候,还要让孩子适当承受一下挫折,拿自己的短处去比一比别人的长处。

一般来说,孩子自信的表现没有严格的界定,但碰到困难不轻易退缩,勇于挑战;碰到挫折能够主动和人沟通,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精力充沛,心情开朗愉快,对人热情,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等,都是有自信的孩子应该表现出来的。

心理学小贴士

人类本性中都渴望受到赞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如此。所以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帮助他建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