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59

第59章 良好的习惯,一辈子的利息

家庭成员的幸福甜蜜,组成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甜蜜。有爱,才有家,而爱,是需要努力,需要用行动来体现的。有家,才幸福。

有一位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谈他的成才体会时说,一生中学到最重要东西的地方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表示歉意……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科学家的话告诉我们:人的优良品德都是植根于幼儿时期的良好行为习惯。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是存放在神经系统内的资本,一个人养成了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反之,如果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习惯产生于重复,有的人习惯用右手,是因为他长期使用右手;有的人走路很快,是因为他长期这样快地行走。

人培养了自己的习惯,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的和不好的都同样如此。因此,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良好的习惯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一些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上也有许多不良的习惯。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应该从点滴的生活和小事做起。

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也要从小培养。喂孩子要定时定量,培养孩子能吃各种饮食的习惯,不要养成爱吃零食、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吃饭时要安排一个安静、愉快的气氛,不让孩子边吃边玩,更不能强迫孩子进食。

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饭前饭后要洗手,经常洗头、洗澡、换衣服。孩子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可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作息习惯:培养孩子严格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也是增进孩子健康、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在睡眠、游戏、进食等方面应有不同的安排。规律的生活,可以保证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有规律地交替,神经反射形成动力定型,减轻中枢神经的负担,增加活动的效果。

语言行为习惯:要注意孩子的良好语言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婴幼儿在刚学说话时首先教“谢谢”、“再见”等礼节性语言,不要教孩子骂人、打人。孩子最容易模仿成人的行为,父母的语言、举止都会在孩子的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父母对孩子应言传身教,使孩子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谦虚、诚实的高尚道德情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积极为孩子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日积月累,让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我有一个邻居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三个孩子都乖巧伶俐,学习自觉,这一家人深得我们大家的羡慕。

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它与邻居夫妻的用心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邻居夫妻就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他们的大儿子小的时候,两夫妻就经常和儿子坐在一张桌子上,教他画画和识字,养成一起游戏和学习的习惯。

第二个孩子出生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哥哥读书的时候,弟弟就在旁边学画画儿,爸爸妈妈一有空就围在桌边跟他们一起学习。

不久,又一个妹妹出生了,妹妹长大后,也跟着哥哥们开始自觉地学习。当妹妹开始在桌上学画画时,大哥哥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毕竟同一张桌子坐三个人太拥挤,也太吵闹了。

弟弟妹妹看到哥哥独自一个人学习的样子,也跟着他学。没过多久,老二也自己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并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之后,最小的妹妹也在两个哥哥的榜样作用下,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

年幼时养成的这些生活习惯,都是很“顽固”的。家长如果能像邻居夫妻一样,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娱乐,就能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面的努力。必要时父母要强制和约束自己的孩子。“强制出习惯”是个实践出来的真理。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例如我们现在都说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个习惯是经过父母或他人的数次强制和纠正才得以完成的。可见,在养成好习惯,摒弃坏习惯的初期必须靠父母采取强制的方式来进行约束。

人的习惯养成与年龄的关系是密切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英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儿童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你在上面写什么或者塑造什么,那么他就成了什么。另外,幼儿还有模仿大人的心理特点,所以,年轻父母要想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知道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要身体力行,为孩子作出良好的榜样。

良好习惯的养成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们要有思想准备。怎样才能科学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云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时用加法,克服坏习惯时用减法。例如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就要由浅入深,持之以恒,这就是做加法。而如果要克服孩子看书作业坐不住的坏习惯,就要做减法。有位妈妈发现,儿子做作业时一小时内总要走动四五次,不是喝水就是撒尿,于是建议儿子把走动的次数减少一次。儿子答应了,也轻松做到了,后来妈妈不断做减法,直到儿子能够集中精力一口气把作业写完。

心理学小贴士

人培养了自己的习惯,就会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的不好的都同样如此。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才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