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46

第46章 防止不良情绪的传染

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加利的研究表明,一个心情舒畅、性格开朗的人,如果同一个整天愁肠百结、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性情沮丧,这便是传染。这种传染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敏感性和同情心愈强的人愈容易被不良情绪传染。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证明,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能受其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由此可见,不良情绪的传染比病菌传染还快。

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经常按捺不住而发泄到周围无辜者身上,被发泄者受了委屈,又会转身对其他的人发泄……如此传染下去,就会影响身边很多人,让生活充满紧张空气。

心理学中有个原则叫不要“踢猫”,起源于如下的故事:

一位严格要求员工的董事长比平时起床晚了一些,在上班途中又遇堵车,结果他迟到了。他烦躁地来到办公室,冲着主任嚷了几句后就走了;主任火气腾腾地向正好走过来请示问题行政主管嚷嚷开了;行政主管愣愣地出了门,看见正在印文件的秘书,也忍不住了对她嚷了一通;下班后还闷闷不乐的秘书回到家,瞧见正在瞎捣鼓的儿子,就怒气冲冲的把他骂了一顿;儿子满脸委屈,看见自己的宠物——一只大花猫,就朝它狠狠地踹了一脚,结果大花猫“喵呜”一声,钻到沙发底下去了。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好像张满的弓弦,稍有裂纹就会崩断。生活在这样的高压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到了脆弱的极限,一点点不顺的小事都会使得情绪一落千丈,怒火会像膨胀已久的火山,喷射而出。周围的人也许正处于雷同的状态,于是,这种糟糕的心情或者情绪便会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稍不留意,还会带给自己的家人,使他们成为“踢猫效应”链条末端无辜的受害者。

不良情绪在家庭成员之间尤其容易互相传染。在一个大家庭中,主要家庭成员,如父母的情绪暗示性大;而非主要成员,如小孩则相对小一些。假如在一天的开始,家庭某一个成员情绪很好,或者情绪很坏,其他成员就会受到传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映,于是就形成了愉快、轻松、沉闷或者压抑的家庭氛围。

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危害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像重视和防治环境污染一样,重视和防治情绪污染。

1.防止家庭情绪污染

有些人在外面受了气,喜欢回到家中对家人发泄。这是很不恰当的做法,会造成家庭情绪污染。有烦恼可以拿出来和家人一起分析、讨论,得到来自家人的宽慰和劝解,不仅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何必非得要拿家人撒气,搞得一家子不痛快呢?

2.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

情绪低落时,要有忍耐力和克制力,学会情绪转移,把注意力转到使人高兴的事情上来。尽量把不良情绪化解掉,如参加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加倍工作,还可以寻找发泄渠道或找知心朋友一吐为快。千万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公共场所,那样害人又害己。

3.善待人家的“不友好”

别人对我们不友好时,不一定是真的对我们有什么恶意,也许是他遇上了什么烦心的事,一时没有走出负面情绪,不知不觉地把气撒到我们身上。面对这样的人,不要过分计较,要尽量宽容为怀,包容别人就是包容自己,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别人也伤害不到你。

一句话,人的负面情绪是很容易扩散和蔓延的,当负面情绪来临时虽然很难控制,但是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有“只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的信念,一切皆有可能。无论如何,拿别人撒气是不对的,对别人是不公平的。自己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出气筒,那么也别拿别人当出气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心理学小贴士

日子总是平淡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不如意的事情,生气、难堪、委屈的时候谁都可能遇到,但遇事时请多些忍耐,少些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