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33

第33章 做事,先学会做人

人的一生就是做事的一生,在做事中做人。做人是一种学问,做事是一门艺术。同样做事,有的人事业成功,德高望重,有的人碌碌无为,被人轻视;同样是同一岗位的工作,有的干得有声有色,有威信有地位,有的却无声无息,存在与不存在几乎一个样;同样是一名教师,有的受学生欢迎,有的不受欢迎;同样是生意人,有的赚钱,有的赔本……根本的区别在于做人的哲学和做事的方法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如何做人是人生一门深奥的科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如果每个人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那么事业成功了、家庭美满了,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

做事先做人是为人处世的一条金科玉律,我们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练内功,提高自己的品质修为,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只把眼睛盯在事上,无视或轻视做人,最终是不能把事做好的。

当然,做事先做人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它需要的是智慧和经验,需要的是磨砺与领悟。做人需要大智慧,做一个成功快乐的人更是如此,世界世富比尔·盖茨曾经就说过:“一个人做事情有多大成就,取决于他如何做人。”

大家都知道成龙,可是成龙在成功之前是怎么做人的,大家就不一定知道了。成龙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家庭,很小就被家人送到戏班。那时,演戏是下九流的行当,只有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才有此举。

按照旧时梨园行的规矩,父亲同戏班签了生死状,在约定期限内,他的生杀大权都在师傅手中。戏班里的管教异常严厉,本该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年纪,成龙却在师傅的鞭子与辱骂下练功,吃尽苦头。时间不长,他就偷偷跑回了家,父亲勃然大怒,坚决叫他回去:“做人应当信守承诺,已经签了合同,绝不能半途而废。咱人虽穷,志不能短!”他只好重新回到戏班,刻苦练功,这一练就是十几年。

终于学有所成,戏曲行业一落千丈,他空有一身本事,却毫无用武之地。当时香港电影业正在迅速发展,但是男影星都是貌比潘安、威武雄壮,个子不高、大鼻子小眼睛的他,怎么在电影界混呢?

经人介绍,他进了香港邵氏片场,做了一个“臭武行”,跑龙套。他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居然是一具死尸。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跑龙套的没有尊严,时常遭人百般刁难、冷嘲热讽。在那样的环境里,他没有怨天尤人,依然刻苦勤奋。由于学得一身好工夫,为人厚道,几年下来,他逐渐担当主角,小有名气,每月能拿到3000元薪水。

有天,行业内的何先生约他出去,请他出演一个新剧本的男主角,“除了应得的报酬,由此产生的10万元违约金,我们也替你支付。”何先生说完强行塞给他一张支票,匆匆离去。

成龙仔细一看,支票上竟然签着100万,好大一笔巨款!他从小受尽苦难,尝遍艰辛,不就是盼望能有今天吗?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毁约,手头正拍到一半的电影就要流产,公司必将遭受重大损失。于情于理,他都不忍弃之而去。

一宿难眠,次日清晨,成龙找到何先生,送还了支票。何先生很是意外,他则淡淡地说:“我也非常爱钱,但是不能因为100万就失信于人,大丈夫当一诺千金。”

何先生非常欣赏这位年轻人,他的事情也很快传开了。公司得知后非常感动,主动买下了何先生的新剧本,交给他自导自演。就这样,他凭借电影《笑拳怪招》,创造了当年票房纪录,大获成功。

那年,成龙才22岁,全香港都认识了他。

从影30多年以来,成龙一直都很拼命。重伤29次,却从未趴下,拍了80多部电影,在全世界拥有2.9亿铁杆影迷,还是唯一把手印、鼻印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中国演员。

有一次,成龙受邀去国外参加一个颁奖典礼,大批好莱坞大牌影星云集。他有些底气不足,谦逊规矩地站在一旁。出乎意料,那些大牌竟然主动排好队,一一上来同他握手。他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也是大明星。”

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成龙回忆起这些往事,感慨万千,深情地说道:“坦率地讲,我现在得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如果当初我背信弃义,从戏班逃走,没有这身过硬的武功,或者为了得到那100万一走了之,我的人生肯定要改写。我只想以亲身经历告诉现在的年轻人,金钱能买到的东西总有不值钱的时候,做人就应当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心理学小贴士

做人是一门学问,甚至是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探究其中奥秘的大学问。我们要懂得做人的智慧,要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幸福的感觉,相信我们为快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