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03

第3章 寻找与别人的共同点,路人变熟人

每个人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都存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心理,人人都希望得到一种认同,而不是走到哪儿都听到别人反驳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位在南海舰队的士兵对营业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道地的苏北土语。另一位也是苏北的人在广州某陆军部队服役,听了前者这句话,也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使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要买的东西,出了店门就谈了起来。从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身在异乡的一对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造成的结果。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确实是可以通过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是很多的,不要怕和一个陌生人找不到相同的话题,只要你认真地去询问就可以找到。也许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你们是同样的人或者有着相似的经历,或者你与对方也许对某种东西或某种观点有着类似的看法等。

做销售的人都知道,客户很难立刻对他们的产品产生兴趣,而“共同的”就是达成交易的最好桥梁,帮助他们顺利与客户进行沟通。销售员善于寻找与客户的共同点,成交就不是难事了。

“这款运动服是限量的,你居然也有一套,真巧!”一个名企的老板惊讶地看着原一平说。

“限量的?这我倒不太清楚,不过真的是很巧,我很喜欢这个款式!”原一平也很吃惊。

“您是第一次来这家健身馆吧?真有眼光,这家是东京最好的健身俱乐部!”原一平接着说。

“哈哈!这是我最喜欢的俱乐部了,我在这儿健身都已经3年了!”老板对原一平一见如故。

“我也是这家俱乐部的会员!真遗憾,之前没有见过您!”原一平笑着说。

“既然今天这么有缘,不如一起打保龄球吧?”说着,原一平向保龄球馆走去。

“你也是个保龄球爱好者?”老板异常兴奋。

“是啊!而且我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原一平说着就打出一个全中。

“真是棋逢对手!”那位老板一看,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和原一平一较高低。

两个人志趣相投,好像故友一样,无话不谈。

“先生,对不起,我今天还有工作,必须走了!”原一平突然说。

“你做什么工作啊?”老板显然还没有尽兴。

“我是一名保险推销员,这个月的业务量还没有完成,恐怕这段时间见不到您了!”原一平表现得很失落。

“这样吧!咱们这么有缘,我买你一份保险!不过咱们得继续较量一下,看谁厉害!”老板哈哈大笑道。

“好!那我奉陪到底!”

就这样,原一平非常容易地签了一个大客户。

看似巧合的相遇,看似巧合的着装,看似巧合的兴趣爱好,其实都是原一平提前设计好的。他专门跑到老板经常光顾的洗衣店打听老板衣服的品牌,专门向他的员工打听老板爱去的健身馆,了解到那个老板喜欢打保龄球,于是专门苦练了两个月的保龄球。等到“时机”成熟了才开始“行动”。

因为原一平知道,人人都喜欢与自己个性相仿的人打交道,见到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就会产生共鸣,产生莫名的亲切感,自然就拉近了和对方的距离,做推销也就轻而易举了。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这些方法都是简单有效的。

一般来说,小孩子喜欢别人夸奖他的玩具和他的“小作品”;恋爱中的男女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恋人的评价,也乐于和别人谈论他们喜欢的人;对于刚刚做了妈妈的女人,你夸赞她的孩子健康、可爱,她肯定会特别喜欢你;如果某个人的儿子学业有成,或者事业如日中天,只要你稍微提及,这位父亲肯定会将他儿子当做传奇人物来讲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社交圈,实际上都是以自己为圆点,以年龄、爱好、经历、知识层次等共同点为半径构成的无数同心圆。共同点越多,圆与圆之间重叠的面积越大,共同的语言也越多,也越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一定要留意共同点,并不断把共同点扩大化,对方谈起来才会兴致勃勃,谈话才会深入持久。

心理学小贴士

学会寻找与陌生人共同的兴趣点的方法,会使你成为交际场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