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秘诀
10658800000007

第7章 运用中医药,跳出亚健康

1.亚健康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众所周知,没有健康,就没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和睦;没有健康,也就没有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的幸福。因此,健康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柱,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但遗憾的是,现代人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高度的工作压力、生活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家庭遗传基因等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种亚健康状态人群和各种慢性疾病都在不断增加。人类从生理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的肾脏疾病等等),往往都会经过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实际上这些人正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而人们往往对自己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没有明显的察觉。这样就告诫我们亚健康如不能阻截,就会向疾病进展,最后发展为疾病;其阴阳病态平衡,就会由轻度变为重度,于是疾病显现,身体恶化。所以亚健康不是健康,在它的后面危机四伏……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世界上所有的人当中,真正健康的人约占总人数的15%左右,真正被医生确诊有疾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人也只占15%左右,另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见亚健康状态是人群中普遍的体质状况。

2.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

中医学中有关与亚健康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医贤早就认定医学的目的是“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其次才是治病。所谓的“未兆”,就是未有显著的疾病征兆之时:所谓的“赢劣”,也就是指身体的疲惫虚损状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名日平人”。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协调以及自身阴阳的动态平衡的结果,中医对医学目的的认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健康标准的内容等方面,都涉及亚健康的不同层次的内容,只是没有用亚健康一词而已。根据中医的未病学理论,未病学中潜病态,潜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中医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对亚健康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健康的常见表现,在中医古籍中对惊悸、眩晕、不寐、多寐、健忘、夜惊、梅核气、汗证、虚劳以及阳痿、遗精等的记述中都可以见到并有详细的阐述,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也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3.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

由于亚健康状态是心理、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形神失养所致,因此,调整阴阳失衡状态、调养脏腑、精气形神,是中医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基本原则。运用中医学四诊、八纲、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具有优势。目前,中医等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常用分型治法如下:

(1)肝郁气滞型

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意志消沉,喜叹息,或性情急躁,焦虑易怒,腹中攻窜作痛,心悸怔忡,女子月经不调,舌淡红或暗红,脉弦,治疗宜疏肝解郁,调利气机,兼以宁志安神。重视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紧张压力长期超越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药物治疗可以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自芍、佛手、合欢花、当归、青皮等。

(2)肾衰早老型

常表现为体力不支,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精神烦躁,精力不足,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机能减退(阳痿、月经不调或早闭)等综合征状,药物治疗可用左归丸、封髓丹等。药用枸杞、淫羊藿、巴戟天、山茱萸、何首乌、肉苁蓉、怀山药、黄精等。

(3)心脾两虚型

常表现为疲劳,健忘,失眠,惊悸,纳差等,舌质淡,脉细。治以补养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药用黄芪、白术、茯神、党参、炙甘草、木香、枣仁、龙眼肉、当归、远志等。

(4)阴虚火旺型

此型与先天体质有很大关系,表现为形体消瘦,潮热多汗,睡眠较差,多梦,内心烦热,口干咽燥,便秘,尿黄,颧红唇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用知柏地黄丸、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治疗。药用知母、黄柏、生地黄、青蒿、鳖甲、当归、黄芩、黄连、栀子等。

(5)肝肾两虚型

常表现为须发早白,齿牙动摇,梦遗滑精,筋骨无力,身体消瘦,带下淋漓,腰酸腿痛。治疗滋肾阴,补肝血。方选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加减。药用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牛膝、菟丝子、冬虫夏草、枸杞等。

4.跳出亚健康,贵在“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典,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事实的确如此。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这和祖国传统中医药是分不开的。今天,在防治亚健康的战斗中,我们仍然需要运用中医药的理论原则、方法,尤其是要努力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祖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已在2000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健康原则。这条原则对于机关工作人员、公司白领尤为适合。这是因为机关工作人员、公司高级职员,多数从事较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由于脑力劳动的复杂性、连贯性及工作内容充满着种种事先难以预测的动态变化,使得机关工作人员、公司白领常常无法真正享受8小时的工作制,有时甚至夜以继日地工作,这样就难以保证正常的饮食与休息规律,加上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导致躯体与精神的双重疲劳,成为亚健康状态的易发人群。

(1)治未病重在善于养神

中医认为,人之三——精、气、神。跳出亚健康首先要重视保养精神。《黄帝内经》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就是这个道理。保养精神的方法很多,但以下几条尤为重要。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只要人们的精神守持于内,而不耗散于外,人们又怎么得病呢?而“精神守于内”的关键是在于“高下不相慕”。既不追逐高官厚禄,亦不为自己过着平民生活而感到心理不平衡。

“静者神藏躁者消亡。”保养精神要努力做到使神志安静,不要整天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勾心斗角。如果每天只想着升官发财,达不到目的就精神烦躁,这样就会严重损伤人的神。

“调七情,免刺激”是说,要努力避免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即使是发生了再不顺心、再使人生气的事,亦要想得通,要“以恬愉为多”,即要经常保持精神愉悦。

(2)治未病要努力做到“吃得好”

不少人理解吃得好,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好吃就吃什么,这是大错特错的。所谓吃得好,就是通过吃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对人体所需能量的需要。要吃出健康,不要吃出疾病;要吃出延年益寿,不要吃出死亡。要这样做,就必须因人、因地、因病、因时选择饮食,而不要随心所欲地吃。许多亚健康的人不重视饮食养生,常常暴食暴饮,吸烟,酗酒,在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女性她们为了体型美,常常不吃早饭,即使是中餐、晚餐亦吃得很少,这样做的后果是工作时无精打采,既没有体力,也没有精力。此外,吃得好还必须懂得食养、食补、食疗、食忌,如果这八个字做得不好亦会导致亚健康。

(3)治未病要睡得好

由于人生命的1/3要在睡眠中度过,因此,能够睡得好就显得很重要,特别是亚健康者:要跳出亚健康必须学会睡觉,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不学猫头鹰,而要做百灵鸟。不少人喜欢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还要开夜车,这是最得不偿失的,正确的方法是早睡、早起,把没来得及做的事在上班前做完。

(4)建立“健康中心”

健康中心应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有健康讲座,教你怎么吃、怎么喝;这里有保健按摩、气功、太极拳、武术、药膳、花香疗法、美容、健身等。菪双休日您有一天在这里度过,肯定会使你早日跳出亚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