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秘诀
10658800000053

第53章 睡眠与衰老

尽管引起衰老的因素很多但不能忽略由于睡眠不佳所带来的衰老。事实证明,经久不眠,必然导致衰竭。有位生理学家曾用狗做过实验:每天只给水喝而不给食物它能活25天;若连续5天不让它睡眠,结果体温下降4~5℃,再经92~143小时剥夺睡眠,它就死亡了。不要说长时不眠,就是长期睡眠不足,对健康也有很大损害。这首先表现在神经系统过度疲劳以致可能发生神经衰弱、体力和脑力劳动效率降低、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出现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全身乏力,严重者还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导致器质性病变或早衰。也正由于睡眠不好能引起各器官功能的普遍下降,所以要抗衰老,必须有高质量的睡眠。

国际上对什么叫衰老。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其中三种比较通俗易懂而又比较切合实际的说法是:“衰老,乃是指机体各器官功能普遍的、逐渐的降低的过程。”衰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生理性衰老:另一种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不言而喻,由睡眠不佳所引起的衰老是属于病理性衰老。如上所述,睡眠差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的全面下降。不仅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离不开睡眠,没有适当睡眠就无法维持生命其他活动。当人不眠时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有:头部紧束感、皮肤针刺性感觉、耳鸣、复视、手抖、动作不准和口齿不清等等。化验时发现血浆总脂、β—脂蛋白和胆固醇都增高,这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动脉硬化,则是衰老的前奏和必然。

中医养生家认为:“劳则气耗。”意思是长期过度的劳累、疲劳,可使人体精气大量消耗。但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四肢、九窍和内脏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思维意识,都是以精气为泉源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人体衰老的因素繁多、表现复杂,但都必然伴随着精气的病变,精气虚则邪凑之,邪势猖獗则精损之,如此恶性循环则病留之。正如《黄帝内经》里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是说人体之所以受到外来邪气的侵犯,是由于自身正气虚弱的结果。而要要正气,即精气不虚,就必须消除疲劳,而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是良好的睡眠。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的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多数人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原因是睡眠时,人体精气神皆内守于五脏,五体安舒,气血和调,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内分泌明显减少,从而使代谢率降低,体力得以恢复。

此外,睡眠好有利于保护大脑。睡眠不足者,表现为烦躁、激动或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记忆减退等精神神经症状,长期缺眠则会导致幻觉。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这是由于大脑在睡眠状态中耗氧量大大减少,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可以恢复精力,提高脑力效率。在近代有关衰老的现代研究中,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学说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学说,随着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的逐渐减退,衰老一天比一天严重,而睡眠的质量好坏又直接影响着脑的中枢神经功能,近年来国外观察了剥夺睡眠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如最初是倦怠想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工作效率降低,计划性差;再继续则兴趣低落,反应迟钝,思维活动难以进行,常常茫然不知所措,强烈地渴望睡眠;持续不眠达60小时者,甚至不择场合突然躺倒熟睡;如持续100小时不眠,则可出现神志不清,幻觉与妄想等严重精神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攻击行为。

人的一生,觉醒和睡眠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地交替进行,构成了生活的基本节律,这周期性节律一旦终止,生命也就结束了。难怪古人说:“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莎士比亚曾写到:“睡眠是一切精力的源泉,是病患者的灵药。”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睡眠,想方设法睡好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