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秘诀
10658800000005

第5章 健康不能“下岗”

由于我国过去基本上实行的是“一岗到老”的制度对猝然而至的下岗,不少人缺乏精神准备,心理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加之失去了曾经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福利保障,故而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些人患上了“下岗病”。

据载,西安市健康教育所和西安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采取了随机抽样问卷式的方法,对500名下岗及面临下岗的职工进行了调查。结果在被调查者中,有40.67%~65.33%的人发生胃部不适、胸闷气短的症状。他们精力下降、易烦躁激动、疲倦忘事、总想与人诉说。还有32%。39.33%的人表现为苦闷无望、沉默寡言、“性趣”减退、食欲不振,常觉心跳加快,不能自制地大发脾气。更有14.67%~23.67%的人精神紧张、头部剧痛、容易哭泣、月经紊乱、脑子出现“真空”,甚至想了却一生。

大家都知道,人生的旅程总不会一帆风顺,坎坷曲折是避免不了的。一个心态正常的人,总能够坦然面对命运的挑战,赢得人生的价值。下岗,作为人生的一段艰难旅程,既然绕不过去,就得靠双脚去跋涉、去攀登。悲观失望、沉溺于痛苦只能损害自己的身心;作践自己、破罐子破摔却只能毁了后半生的前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像陈毅同志的诗中所吟诵的那样:“莫怨嗟稳脚度年华。”

心理医学与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交谈乃至倾诉,是排解心头愁烦、维护心理健康的极好方式。在一个理解与关怀交织成的氛围之中,倾诉者通常能够调节心境、整理思绪、平抑过激的心情,而且还能增强克服困难。重新生活的信心。将愁烦闷在心中、强压硬憋,则很有可能怄出不好的结果。所以,下岗者不妨主动找周围的人交谈、倾诉,掏出胸中的积郁,以获得愁烦的解脱、情绪的放松。周围的人,更应该主动接近下岗者,向他们献出一份关爱,在精神上为他们排忧解愁,在物质上给予可能的援助。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健康属于我们也只有一份。人生的最好岗位乃是健康常驻于身。作为下岗者,更应该加倍珍惜健康这一最大财富,以健康作为资本投入到社会生活的“市场”里,赚取丰厚的人生意义。

人生常有上岗、下岗,但切莫让健康“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