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今年已经8岁了,他有一个坏习惯——饭前、便后不爱洗手。妈妈经常对他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否则,细菌吃到肚子里就会肚子疼!”周周却不以为然。
有一次,周周和小伙伴们玩橡皮泥,吃饭的时候,他跑进卫生间,只用毛巾稍微擦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拿起一个鸡腿啃了起来。看到周周手上还残留着彩色的橡皮泥,妈妈只好要求他仔细看看自己的手,再回卫生间用洗手液重新把手洗干净。
但是,周周的坏习惯仍然没有完全改正过来,平时,有妈妈在旁边监督的时候就好好洗手,不在时就敷衍了事,甚至不洗。
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妈妈实在很苦恼,该怎么办呢?
专家如是说
目前,我国城市儿童有良好洗手习惯的不超过30%,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腹泻和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元凶之一,全球每年有170万人死于腹泻类疾病,另有15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疾病。而用香皂洗手可以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急性呼吸道感染致死率减少1/3,也就是说,良好的洗手习惯每年可以挽救百万儿童的生命,比任何疫苗或医疗干预都有效,经常用香皂洗手则是降低腹泻死亡率以及肺炎患病风险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方法。
总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时立即洗手最重要,更能有效降低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洗手”。一般情况下,洗手时间应持续30秒以上,且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如果再加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能使病源微生物减少95%。
好习惯培养
1.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洗手
俗话说:“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健康跟你走!”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要真正地落实到孩子身上,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许多孩子通常都会认为,手没黑就是不脏,没必要洗手或不用仔细地洗手。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必须让孩子了解,手常常接触外界,难免沾染上各种细菌,这些细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危害性却非常大,容易让人患上一些传染病,如感冒、拉肚子等。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用水冲一下双手或者仅用毛巾擦一擦就完事,而不将双手洗干净,手上的细菌也会随着食物进入肚子而导致生病,因而,勤洗手是保证健康的第一道“防护墙”。
2.教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
当孩子明白了经常洗手的重要性后,还需要教给孩子科学、正确的洗手方法,即:先把袖子挽起来,扭开水龙头,用水把手沾湿,将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后,在手掌心里打上肥皂或洗手液,两只手互相揉搓,留意清洗手背、指尖、手指间的隙缝、虎口位和手腕等部位,直到肥皂或洗手液起了很多泡沫,才能完全地把手洗干净。然后再用流动的清水把泡沫冲洗干净,不能让泡沫残留在手上。最后甩掉手上的水珠,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把手擦干。关水龙头时,应该先用清水洗一洗或用毛巾、纸巾把水龙头包住再关,不要直接用手关掉。
此外,父母还要时常提醒孩子洗手,尤其是从公共场合回家后、吃东西前、上厕所后以及玩游戏或接触钱币之后,不管是否感觉手脏,都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3.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洗手
想想看,生活中,父母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去,先去洗手”,或者站在孩子旁边看着孩子洗手,而自己并没有洗,或跑到其他房间洗了,孩子并没有看到。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感到心理不平衡了:只让我自己洗,怎么没见你们洗过?所以,洗手时尽量当着孩子的面,和孩子一起洗。父母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孩子。
此外,和孩子一起洗手还有一种好处,那就是能督促孩子把手彻底洗干净。如果孩子洗手时草草了事、不认真,或者没有用正确的洗手时要及时提醒他,洗完后还可以相互比一下谁洗得最干净。如果孩子很用心地去洗手,就一定要多多地表扬、鼓励他。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好习惯,父母便可放心了。